人類上太空為何老得快?新研究揭微重力喚醒「黑暗基因」
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太空飛行會啓動人類DNA中的「黑暗基因組」,加速特定人體幹細胞的老化,凸顯人類執行長期太空任務所面臨的風險。路透/Alamy
幹細胞遍佈全身,不僅能自我複製,還能分化成血液、腦部或骨骼等專門細胞,用來維持與修復身體。然而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太空飛行會喚醒人類DNA中的「黑暗基因組」,加速特定人體幹細胞的老化,凸顯人類執行長期太空任務所面臨的風險。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這項研究由美國航太總署(NASA)部分資助,在2021年底至2023年初,透過SpaceX執行的四次國際太空站補給任務進行,4日發表在醫學期刊《細胞/幹細胞》(Cell Stem Cell)。
研究主要作者、聖地牙哥加州大學醫學院教授暨桑福德干細胞研究所主任賈米森(Catriona Jamieson)表示,這是首次有研究在近地軌道即時觀察幹細胞在太空中表現。
科學家檢視接受髖關節置換手術病人捐贈的骨髓幹細胞。這種幹細胞與免疫系統及血液健康直接相關。實驗將樣本放置在無菌海綿基質上,安置於特製、大小如手機的生物反應器中,由人工智慧系統即時監測。
賈米森表示:「人類幹細胞應該有80%的時間處於休眠狀態,才能維持完整功能。」但在太空中情況並非如此,微重力與宇宙輻射影響了細胞的健康。
她說:「幹細胞被喚醒後就無法再進入休眠,最後陷入功能性衰竭。如果幹細胞在像微重力這樣的壓力環境下衰竭,就無法正常運作,也無法生成健全的免疫系統。」
研究中有些幹細胞在太空停留長達45天,因爲比平常更活躍,它們迅速耗盡儲備能量,並出現加速老化的跡象。這些細胞生成新細胞的能力也下降,賈米森說,它們開始啓動通常隱藏的DNA片段,稱爲「重複序列」或「黑暗基因組」(dark genome)。
賈米森解釋:「在壓力,特別是強烈壓力下,我們會啓動這些重複序列。這些其實是數千年前入侵人類基因組的反轉錄病毒(retroviruses),佔我們DNA的55%。它們會讓幹細胞陷入死亡螺旋。細胞感到過度緊繃,陷入危機,衰老過快。」
好消息是,根據另一項即將公佈的獨立研究初步結果,太空人返回地球后,幹細胞能夠從加速老化的狀態中恢復,不過大約需要一年的時間。
密西根州奧克蘭大學生物科學與生物工程系助理教授維拉迪亞茲(Luis Villa-Diaz)指出,這項研究提供有力證據,顯示輻射暴露與微重力對幹細胞可能造成的傷害,凸顯長程太空探險所帶來的潛在健康風險。
「在太空中,幹細胞功能會下降,實際上減弱自我更新或再生的能力。」賈米森指出,這類研究可能直接影響未來太空人的健康管理,瞭解幹細胞的健康狀況,將有助評估誰更有可能承受太空環境的嚴苛挑戰。
受困國際太空站286天的美國太空人威廉斯(Suni Williams)今年3月18日搭乘SpaceX太空船返回地球。組圖呈現她的容貌在這趟任務前後的驚人變化。圖/擷自臉書/That's 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