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戰略潮涌中的聯想樣本,市場價值嚴重低估

在中國經濟版圖進入由新質生產力驅動的“下半場”之際,國務院發佈《關於深入實施 “人工智能+” 行動的意見》,爲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劃定了清晰的時間表和路線圖。這份被業界視爲 “人工智能 +” 頂層設計的政策文件明確提出,到 2027 年要實現人工智能與六大重點領域的廣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終端、智能體等應用普及率超 70%,到2030年應用普及率超90%。

在此時代背景下,作爲一家全球化科技巨頭,聯想集團的戰略動向正成爲一個值得深度剖析的樣本。其先於國家戰略提出的“Smarter AI for All”混合式人工智能戰略,與《意見》中“推動人工智能普惠共享”的願景形成了高度的契合與協同。聯想的全棧式“端-邊-雲-網-智”技術架構,以及在AI PC和企業智能服務兩大領域的實踐,不僅爲其自身重塑了估值邏輯,也爲中國企業如何將國家戰略轉化爲商業價值,提供了獨特的觀察視角。

“人工智能 +” 的底層邏輯與戰略重心

《意見》設計了一個清晰的“行動+支撐”框架:一方面,通過“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產業發展、消費提質、民生福祉、治理能力和全球合作六大重點行動,明確了AI賦能的廣闊應用場景。另一方面,則通過提升模型基礎能力、加強數據供給創新、強化智能算力統籌等八項基礎支撐,爲上述行動的規模化落地提供保障。這種戰略的系統性,旨在確保未來的競爭不再是單一技術點的比拼,而是涵蓋技術、數據、算力、應用和服務的綜合生態體系較量。

政策的另一突出特點是強調 “普惠易用、經濟高效、綠色安全” 的智能算力供給。《意見》明確提出要 “創新智能算力基礎設施運營模式,鼓勵發展標準化、可擴展的算力雲服務”,這也與混合式 AI 架構的核心優勢高度契合。

財政與金融支持政策構成了本次頂層設計的重要支撐。《意見》提出要 “加大人工智能領域金融和財政支持力度,發展壯大長期資本、耐心資本、戰略資本,完善風險分擔和投資退出機制”。這一政策導向將加速資本向 AI 基礎設施和行業應用領域聚集,特別是像聯想這樣具備全棧能力的科技企業將顯著受益。

聯想樣本:混合式AI的“普惠”實踐

聯想集團對混合式 AI 的佈局可追溯至 2017 年,經過多年積累,已形成獨具特色的戰略體系。如今,聯想集團以其戰略和產品能力,成爲《意見》精神的企業實踐者。聯想的混合式AI戰略,旨在將個人智能、企業智能與公共智能相結合,共存互補。這種“混合式”的模式,與其“端-邊-雲-網-智”的全棧式技術架構緊密關聯,構成了其差異化競爭的核心。

與以雲端大模型和強大算力基礎設施爲核心的互聯網巨頭(如百度、阿里、華爲)不同,聯想的戰略將“端”側置於核心位置。聯想認爲,只有將AI能力下沉到終端設備,纔能有效解決數據隱私、網絡延遲和本地化應用等問題。這種以“端”爲核心的戰略,使其能夠憑藉在PC市場的領先地位,成爲AI技術“普惠化”的最佳承載者之一。

在具體的業務實踐中,聯想的混合式AI戰略呈現出清晰路徑:

首先,提前押注AI終端,聯想將AI PC定義爲混合式人工智能的重要入口,具備內置個人大模型與用戶自然交互的智能體、本地異構算力(CPU/GPU、NPU)、個人知識庫、開放人工智能應用生態以及個人數據和隱私安全保護等五大特徵。而聯想天禧個人智能體系統(天禧 AS)則構建了連接 AI PC、AI 手機、AI 平板和 AIoT 設備的智能協同平臺,聯想稱之爲“一體多端”。這些產品佈局直接響應了政策中 “新一代智能終端普及率超 70%” 的目標要求。在 2025/26 財年第一季度,聯想 PC 出貨量同比增長 15.2%,市佔率達到 24.6%,其中AI PC出貨量佔整體PC出貨量超過30%,中國市場具備五大特徵的AI PC出貨量佔比已達筆記本總出貨量的27%,爲混合式 AI 的大規模落地奠定了終端基礎。

其次,在AI算力層面,聯想的戰略並非單純追逐雲端大模型的算力競賽,而是專注於構建混合式AI所需的端到端基礎設施。聯想的AI基礎設施投資,包括開發AI邊緣計算、混合雲,以及支持AI工作負載的服務器和存儲。這套從計算、存儲到網絡的全棧式基礎設施解決方案,可以解決AI落地過程中的性能、成本與安全等核心痛點,爲千行百業提供了可複製、可擴展的AI普惠方案。萬全異構智算平臺的發佈進一步增強了聯想在混合計算架構下的算力調度能力,爲 “東數西算” 等國家戰略提供了關鍵支撐。此外,第六代 Neptune海神液冷系統,使數據中心功耗降低高達40%,也完美契合政策倡導的綠色 AI 理念。最新財報顯示,本財年首個季度聯想的AI服務器業務營收同比增長155%,保持了爆發式增長。液冷技術方案也實現了近30%的收入增長。

第三,產業應用層面的協同效應更爲顯著。《意見》提出的 “人工智能 + 產業發展” 行動在聯想的製造業解決方案中得到充分體現。面對製造業智能化轉型的時代機遇,聯想依託深厚的行業Know-How與混合式人工智能能力集,推出製造領域智能體,如“生產運營智能體”、“產品質檢智能體”,打造覆蓋“研、產、供、銷、服、運”全鏈智能體的深度融合與協同機制。

除此之外,聯想推出的樂享企業超級智能體及聯想銷售智能體、聯想全球供應鏈智能體iChain、聯想百應智能體、聯想營銷智能體、聯想智慧法務平臺等領域智能體,已深入到銷售、法務、供應鏈管理等具體業務流程中,通過AI的多場景應用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在外部賦能方面,聯想集團與新華社新聞信息中心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在人工智能技術的運用、AI產品的研發以及品牌推廣等多個領域展開全方位的深度合作。同時,聯想已經與福建武夷山、湖北宜昌、上海虹口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達成戰略合作,聯想城市超級智能體在將文旅體驗、能源管理、智慧交通及產業智能化發展等方面持續釋放價值,推動智慧城市邁向4.0時代。

這些案例充分展示了聯想將AI技術從理論推向實際應用,真正實現產業賦能和“降本增效”的能力。

資本邏輯:從“硬件週期”到“AI服務”的估值重塑

“人工智能+” 頂層設計的發佈正在重塑AI 產業格局,混合式AI 作爲連接技術與產業的關鍵紐帶,其價值釋放呈現出多層次擴散效應。對聯想集團而言,戰略協同帶來的增長動力已經顯現,2025/26 財年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22% 至1362 億元人民幣,非香港財務報告準則下淨利潤同比增長22% 達28.16 億元人民幣,盈利能力顯著增強。其中,AI 服務器業務的爆發式增長和AI PC 的市場領先地位成爲兩大核心驅動力。

另一方面,其非PC業務營收佔比已提升至47%。這表明其增長不再完全依賴於PC出貨量,而是由更具韌性的AI服務和解決方案(SSG業務)驅動。據華爾街分析師透露,市場已開始重新評估聯想的價值,並拉高其市盈率(PE)估值。投資者正在將聯想視爲一傢俱備高增長、高盈利、高確定性的“AI+解決方案與服務提供商”。這種業務結構的多元化與盈利模式的升級,正在爲聯想提供更穩定的現金流和更廣闊的成長空間。

資本市場迅速捕捉到這一戰略機遇,多家券商投行紛紛上調聯想評級。華泰證券給予聯想集團16.0 港幣目標價,維持“買入”評級,認爲其“AI 產品加速落地、全球PC 市場份額創歷史新高以及AI 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需求持續增長”。中金公司維持跑贏行業評級,指出聯想在手訂單有望逐步落地,且下半財年包括英偉達GB300 平臺在內的新一代AI 服務器亦有望開啓交付。匯豐銀行和花旗銀行也分別上調目標價,看好聯想在AI 電腦領域的領先地位和服務器業務的持續增長勢頭。

摩根資產管理中國資深基金經理李德輝認爲,人工智能基礎設施(雲基礎設施、數據服務、AI工具鏈等)是當前最直接受益於政策推動的方向之一,其確定性可與算力硬件比肩,且相比行業垂直應用更易形成產業聚焦。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如同連接算力與應用的“樂高積木”,是上層應用落地的基礎支撐,也是當前衆多企業實現AI轉型的關鍵短板。隨着AI應用普及率提升,產業發展或將遵循“算力—雲—基礎設施—智能體”的傳導路徑。長期來看,新一代智能終端與智能體的成熟與普及,將深刻重構工作與生活方式,有望復現移動互聯網對全社會各領域的重塑效應。

國家“人工智能+”頂層設計爲中國AI產業的未來發展指明瞭方向,也爲市場提供了清晰的投資風向標。聯想集團以其混合式AI戰略,恰當地迴應了這一宏觀敘事,並通過其在“端”和“邊”的獨特優勢,將AI從雲端推向了普惠應用的“最後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