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救災卻「開口要優惠」 花蓮民宿業者嘆:愛心不能變成情勒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堤洪患,花蓮民宿業者發文透露有自稱爲救災而來的民衆,主動要求免費住宿與休息空間。示意圖。記者王燕華/攝影

近期花蓮光復地區因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災情嚴重,不少民間團體及志工紛紛進入當地協助復原。然而,有花蓮民宿業者近日在臉書發文,透露在救災行動背後,卻出現一些令人困惑的現象,有自稱爲救災而來的民衆,主動要求免費住宿與休息空間。對此,業者表達無奈,也引發社羣廣泛討論。

「救災是令人敬佩的行動,但善意不該成爲讓人爲難的理由。」位於花蓮南部的民宿經營者坦言,這並非第一次遇到類似情況。早在數年前918地震時,他就曾接獲詢問是否有提供「地震價」的來電,當時內心感到沉重。而這次光復災情發生後,又再度接到類似電話,對方表明是志工,卻話鋒一轉要求提供免費或優惠的住宿,讓他不禁直言:「救災,是每個人自己的選擇,卻不該成爲情勒的理由。」

業者進一步指出,實際參與救災的形式有很多,但部分來電者的真實行動與貢獻難以判斷,因此,他提醒真正有住宿或休息需求的志工,應該透過當地公部門或協會等正式資源分配體系來聯繫,並表示走進資源分配體系內詢問,纔會更有效率。

對於有能力無償提供住宿的同行,民宿業者也抱持極大的敬意與尊重,「那是一份很大的付出,非常值得肯定。」但同時,他希望外界理解,許多業者仍需兼顧日常經營,選擇以其他形式支持災區,並非冷漠,而是量力而爲的實踐。

該貼文曝光後,在網路上迅速引發熱烈迴響。部分網友認爲業者言之有理,紛紛留言表示:「確實看到一堆鋤子拿一小時,手機拿一整天的人」、「沒有能力處理自己住宿的問題,就千萬不要去增加災區的困擾」、「民宿業者不該被當成情勒的對象,更應該發揮同理心去光顧消費,也是另一種助災的方式」。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