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民宿被「討住宿、休息」 老闆無奈:不該成爲情勒理由

▲花蓮光復地區災情嚴重。(圖/記者湯興漢攝)

記者鄺鬱庭/綜合報導

花蓮光復地區近日受災,不少熱心人士投入救災,就有民宿業者表示,這次災情後有接到一些電話,對方表明是要救災,所以需要住宿或休息,而每次遇到天災,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救災,是每個人自己的選擇,卻不該成爲情勒的理由」,話題引發討論。

「救災非常值得敬佩,但請讓愛心走得更長久。」有民宿業者在粉專表示,會在這時候談這件聽起來稍微有點負面的事,是因爲他覺得有必要把價值觀表明清楚。民宿老闆回憶,幾年前富里918地震時,就曾有人打電話問「現在有沒有住宿的地震價?」讓他相當難過。

而這次光復災情發生後,也再次接到電話,對方表明是來救災,想要「住宿」或「休息」,讓他無奈嘆道,「救災,是每個人自己的選擇,卻不該成爲情勒的理由。」

他指出,有同行選擇提供免費住宿,這是一份很大的付出與善意,令人敬佩。但同樣身爲業者,還是得兼顧日常營運,只能以其他方式支持災區。他強調,「愛心,不只有免費一種方式。民宿的每一晚的房間、店家的每一份餐點,背後都有實際成本,能幫多少就多少,纔是真正落實。」

他舉例,就像有人捐了十萬元,卻在小館吃滷肉飯結帳時說「我來救災的」,期待被打折或請客,這樣的心態讓人爲難。「捐款是善舉,賣餐是生計,這是兩件不能混爲一談的事。」

最後,他也提醒真正投入救災的朋友,若有住宿、休息或盥洗需求,應透過公家單位或協會統一聯繫,「走進資源分配體系內詢問,纔會更有效率,也能確保愛心送到真正需要的人手上。」

貼文引發衆人共鳴,「將自己的付出視爲理所當然殺價或佔便宜的理由,真的很讓人不舒服。用行動支持,也要用行動尊重」、「量力而爲,多做事少說話!」還有網友直呼,「民宿離光復也有一段路,往返也要1~2小時,是真的去幫忙?沒有能力處理自己住宿的問題,就千萬不要去增加災區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