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觀察| 混動重卡鎖定中長途物流“黃金賽道”
熱點觀察
當純電困於續航焦慮、氫能受制天價基建時,混動重卡以“油電共生”的智慧,在物流企業的發展中寫下了最有力的轉型答案。
技術破局,混動重卡的核心突破
面對重卡佔交通領域55%碳排放的嚴峻現實,混動技術正通過系統性創新撕開轉型突破口。
經過車企的多年研究,目前混動重卡技術架構已超越簡單的“油電疊加”,演變爲精密協同的動力系統。
比如,長城Hi4-G首創“三擎八擋十模”架構,整合P2+P2.5雙扁線電機與全球首款重卡8擋DHT變速箱,輸入扭矩高達4500N·m,較傳統AMT提升30%。
其九合一動力域控制器將響應速度提升10倍,實時分析載重、坡度等20餘項參數,自動切換十種工作模式。在雲貴山區增強電機扭矩40%,在平原切換髮動機直驅優化熱效率,實現“千車千面”的場景適配。
再比如,濰柴動力針對混動特性優化潤滑路徑,將B10壽命延長至180萬公里;其氫內燃機熱效率達45%,氨柴發動機熱效率達48%,爲混動系統提供多元化能源基座。
場景適配,精準迴應物流核心痛點
物流企業的賬本上,燃油成本始終是佔比最大的 “吞金獸”。混動重卡通過“油電協同”邏輯,直接切中這一痛點。
在城市配送場景中,串聯式混動重卡展現出獨特優勢。這類車型發動機僅作爲發電機,車輛完全依賴電機驅動,在頻繁啓停的紅綠燈路口,可實現怠速零油耗。
而在幹線運輸的高速公路場景中,串並聯式混動重卡則更勝一籌。當車速穩定在80-100公里/小時,系統自動切換爲“發動機直驅+電機輔助”模式,避免了電能轉換的能量損耗,降低油耗。
在港口短途轉運場景中,混動重卡的減排效果尤爲顯著。這類場景中重卡需在碼頭與堆場間頻繁往返,日均行駛里程雖僅50-80公里,但啓停次數超百次。並聯式混動重卡在制動過程中,可將70%以上的動能轉化爲電能存儲,單趟運輸就能減少更多的碳排放。
更關鍵的是,混動重卡無需依賴外部充電設施,完美規避了純電重卡在充電網絡不完善地區的減排“空窗期”。
在西北等電網薄弱的礦區,傳統柴油重卡因減排不達標面臨淘汰壓力,而混動重卡憑藉“即油即電”的特性,既能滿足當地環保要求,又不影響運輸連續性,成爲過渡期的理想選擇。
未來競合,混動在技術路線中的定位
從場景表現反觀技術本質,混動重卡的定位逐漸清晰:
它不是新能源轉型的終極答案,卻是連接傳統燃油與零碳動力的關鍵橋樑。
在充電網絡尚未覆蓋的長途幹線,它是柴油車的節能替代;在氫能基礎設施不完善的當下,它爲燃料轉型提供了緩衝期;在政策與成本的博弈中,它是企業平衡合規與盈利的最優解。
未來商用車動力格局已現雛形,將形成“純電、混動、燃油三分天下”的格局,其中混動在300-800公里中長途場景或將佔據主導,並通過燃料多元化持續降低碳排強度。
近期混動卡車資訊盤點
一汽取得混合動力車輛串並聯模式專利
2025年8月1日,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宣佈,獲得了一項名爲“混合動力車輛串並聯模式的控制方法及電子裝置”的專利。這項專利授權公告號爲CN114802194B,申請日期爲2022年5月。
該專利的取得標誌着一汽在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發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混合動力車輛的串並聯模式是當前新能源汽車領域的一項關鍵技術,能夠有效提升車輛的動力性能和燃油經濟性。
宇通T400RE增程牽引車發佈
7月29日,“價值引領 遠見未來”宇通重卡全場景新品發佈會在鄭州舉行。現場宇通發佈了全場景重卡新品,進一步覆蓋細分領域市場。
其中包括宇通T400RE增程牽引車。該車匹配400度磷酸鐵鋰電池和玉柴90kw增程系統,增程器油箱容量150L,在滿油滿電的情況下續航能力高達1000公里,告別新能源重卡續航焦慮的問題。
航天科技八院氫鋰混動礦卡鋰電系統交付
7月24日,上海航天發佈消息稱,近日航天科技八院811所航天電源公司研製的“130T氫鋰混動礦卡鋰電系統”順利完成調試與驗收,正式交付客戶使用。
該系統聚焦特種重載動力領域,專爲極端工況下的礦區作業設計,通過氫能與鋰電池的智能協同,解決了高海拔、極寒環境下礦卡的動力衰減與能耗痛點,爲礦業綠色運輸提供了全新解決方案。
通遼北露天煤礦:一次性部署36臺增程式無人駕駛礦卡
近日,在通遼市霍林河北露天煤礦,一輛輛滿載的無人駕駛礦卡在無安全員狀態下,與電鏟、破碎站聯合作業。
2025年,霍林河北露天煤礦無人駕駛礦卡實現規模化應用,一次性部署36臺增程式無人駕駛礦卡。車輛搭載易控智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研的“著山”無人駕駛系統,採用燃油混合動力設計,具備高節油、低噪音等顯著特點。
全新豐田Hilux專利圖發佈
近日,海外媒體放出了一組全新豐田Hilux的專利圖,據說11月要在泰國首發。
動力方面採用2.8T柴油機,加了48V輕混系統。現款數據是150千瓦、500牛米,匹配6AT變速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