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青春在創新創業實踐中綻放絢麗光彩

楊維立

政府工作報告在介紹今年政府工作任務時提出:“大力支持、大膽使用青年科技人才”“優化就業創業服務,拓寬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渠道”。報告中有關青年工作的政策部署,體現了對青年羣體的關心關愛,釋放了激勵青年人才創新、鼓勵創業的強烈信號和鮮明導向。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多次提到“民生”,強調要“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在擴大就業方面,報告提出要統籌好新技術應用和崗位轉換,創造新的就業機會,拓寬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渠道。政府工作報告提氣鼓勁、乾貨滿滿,字裡行間飽含民生溫度,激勵着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羣體以蛇行千里的勁頭,堅定信心、滿懷希望,開拓進取、頑強奮鬥,讓青春在創新創業實踐中飛揚。

青年人朝氣蓬勃、充滿活力,是最富有活力、最具有創造性的羣體。從35歲的王興興創立宇樹科技,在機器人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到40歲的樑文鋒帶領團隊成功研發出DeepSeek大模型火爆全球;從員工平均年齡爲32歲的藍箭航天完成百米級及10公里的可重複使用火箭垂直起降回收驗證試驗,到多數爲“90後”的研發團隊研製的人形機器人“天工1.2MAX”,亮相世界機器人大會……他們是新時代中國青年敢於創新、勇於創業、善於創造的生動縮影。

創新是青春遠航的動力,創業是青春搏擊的能量。新時代呼喚更多勇於拼搏的青年積極投身創新創業熱潮,燃燒熱血青春成就夢想。青年人無論是選擇就業還是創業,都值得尊重,關鍵在於要明確自己的優勢和目標,找準自己的興趣所在和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對矢志創新創業的年輕人而言,前行之路並非坦途,難免會遇到荊棘和坎坷,但王興興、樑文鋒等人的成功經歷告訴我們:只要保持“愛拼會贏”的精氣神,大膽去闖、勇敢去創,敢想敢爲。面對困難堅守初心、永不服輸,堅持以“熱愛的力量”不斷加持自己的選擇,終能度過“山重水複”迎來“柳暗花明”,實現人生理想和價值,讓青春綻放絢麗光彩。

就業是民生之本,創新創業是解決就業問題的重要手段,對於擴大就業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都在鼓勵青年創新創業,在政策上、資金上給予大力支持,包括稅收減免、創業貸款擔保等,取得了顯著效果。創新創業環境“優”無止境。

今年全國兩會上,爲青年創新創業營造更好更優環境,成爲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之一。全國政協委員、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提出,對到農村創業的年輕人給一些補貼,建議大學畢業去農村創業,每年給一萬塊補貼。全國政協委員、民盟四川省委會副主委李正國建議,爲年輕人的創新創業提供更好的環境和政策支持,“引導投資基金向科技創新領域傾斜,幫助民營企業突破‘不敢投、不願投’的瓶頸,助力青年人才的成長”……這些接地氣的建議,具有較強的建設性和可操作性,給相關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了有益參考,將爲廣大青年帶來更多的創新創業機會和空間。

2024年10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給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參賽學生代表的回信中指出:“全社會都要關心青年的成長和發展,營造良好創新創業氛圍。”各地堅持以青年友好型城市、青年友好型鄉村建設爲抓手,繼續加大政策支持和傾斜力度,構建更多載體平臺,爲青年創新創業“鋪好路”“搭好橋”“扶上馬、送一程”,定能形成青年人才和青年企業家近悅遠來的“強磁場”,爲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注入不竭的青春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