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教師紓壓 北市試辦備課、休息空間

北市教育局推「教師專業發展空間2.0建置試辦計劃」,透過空間改造,營造讓老師紓壓的環境。記者洪子凱/攝影

生成式AI闖進校園!聯合新聞網正在調查「大學生使用生成式AI工具的習慣」,誠摯邀請各科系大學、碩博士學生填寫問卷。 ➡️點擊填答

北市教師荒未解,教育局營造友善環境盼能留才,114學年推出「教師專業發展空間2.0建置試辦計劃」,不同於1.0以配合校舍改建爲主,2.0計劃善用空閒教室改造,添購按摩椅、沙發等設施,讓老師可適當放鬆紓壓,每校最高可補助90萬元,第一波擇定8校試辦。

北市老師缺額逐年增多,113學年懸缺數1868人,114學年教甄結束後,竟還有2166名缺額,需招聘代理教師解決缺口。教育局長湯志民說,爲緩解當前困境,除薪資待遇要提升,更重要的是讓老師感受到被重視,包含在學校課餘時間能有舒適環境可休息、寫教案等。

湯志民說,他曾參訪澳門一所私立學校,教師休息室中備有一整排豪華的按摩椅,每位老師桌上還擺着當季水果,讓老師教書之餘可適當放鬆,讓他大感震驚;雖然現行體制沒辦法做到這麼全面,但希望將理念帶回教育現場,讓老師感受到支持與尊重,也提升幸福感。

教育局表示,近年針對各校空閒教室改造,包含「新世代學習空間」、「親師交流空間」、「樂齡教室」,這些空間除了既有功能,也可作爲老師休息或與家長洽談的天地,今年將啓動「教師專業發展空間2.0計劃」,選擇6至8校試辦,最高補助90萬元。

教育局技職科長陳秉熙建議,可備有沙發、音響、植栽、照明、香氛機等,室內燈光換成溫暖色系,座位設計也可參照咖啡廳佈局,可活動調整桌椅,讓老師除了放鬆休息,也能開會討論教案等。

北市信義國小去年將1樓閒置空間改造成「親師交流空間」,老師可到該處歇心放鬆,也能喝咖啡、看書報雜誌,還設計巨大落地窗,可欣賞窗外街景,並擺放許多英文圖書供借閱。

信義國小校長李淑芳表示,設計理念是將該處定位爲多功能空間,不僅用於親師交流,更融合備課、學習、樂齡服務和英語閱讀等,去年11月完工後使用率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