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城市生活更美好
徐 陽
如何讓城市更宜居、百姓生活更多彩?需從優化城市空間結構、穩步推進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提高公共服務水平三方面發力。
優化城市空間結構,讓功能更完善。提高城市發展的宜居性,要統籌生產、生活、生態三大布局。北京通過疏解非首都功能,優化中心城區佈局;江西峽江建設口袋公園,提升城市生活品質……多地積極探索,讓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
穩步推進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讓居住更安全。住有所居是宜居的基礎。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也是民生改善的重點。在改造過程中,既要注重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改造水、電、氣等,也要兼顧保留歷史記憶、挖掘社區特色,打造有辨識度的公共空間,着力提升羣衆獲得感。
提高公共服務水平,讓生活更便利。從建設“15分鐘生活圈”,到設置惠農公交專線;從推出流動便民集市,到推動優質服務下沉社區……城市建設注重以人爲本,公共服務才能更加均衡、更加優質。
面向未來,堅持人口、產業、城鎮、交通一體規劃,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大力發展生活性服務業,着力建設舒適便利的宜居城市,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