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公會龍頭之爭 雙雄對決 凱基證券副董座糜以雍 參選政見

凱基期貨董事長糜以雍。圖/王德爲

陳俊宏VS糜以雍

中華民國證券商業同業公會會員大會將在7月30日召開,並進行第10屆理監事改選,這也是證券圈今年最重要的一場選舉。本次理事長選舉上演「雙龍搶珠」,現任理事長暨元富證券董事長陳俊宏與凱基證券副董事長糜以雍再一次交鋒。 陳俊宏與糜以雍在證券業皆積累多年經驗,熟稔臺股發展歷史,隨着近投資人對臺股參與程度大幅提升,除了重視交易及法規制度之外,相關資安防詐、接軌國際等議題也日益重要,期盼以公會總舵手角色扮演溝通橋樑,深化產業競爭力。

凱基證券副董事長糜以雍指出,股市爲經濟櫥窗,自2003年臺灣證券交易所編制報酬指數以來,22年間的複合年平均報酬率有超過9%的表現,遠比把錢放在銀行定存、公債公司債的報酬率要高。引導社會大衆長期、分散投資股市,可以成爲高齡化社會中減輕政府在老年安養方面的負擔的重要手段。未來將戮力於從「制度、體質、前瞻、經營」四大面向推動,促使證券業更積極的承擔起社會責任。

從統計數據來看,自2007年以來銀行業的股東權益累計增加近2倍(成爲原來的近3倍),保險業的股東權益增加了近4.5倍,但與此同時證券業的股東權益只增加了不到5成。再觀察實收資本額的變動,自2011年以來銀行業的實收資本額增加85%,保險業的實收資本額增加82%,但證券業的實收資本額卻反而減少11%,多年來從未聽說有任何政策希望能引導出這樣的結果,這中間很可能存在一些盲點:社會大衆普遍認知證券業的風險比較高,政府也據此對證券業特別加大監理的力度。

■適度鬆綁監管 助力整體經濟發展

試想一家公司的經營體質弱化時,持有這家公司的股票與借錢給這家公司,都會使得資產品質跟着劣化,但是股價常常超前、超額的反應對公司不利的訊息,而法人持有股票常常會被要求必須即時以市價評價;但是隻要這家公司還能正常繳息,對這家公司放款的資產品質的劣化卻沒有任何指標可以衡量。

再看產生新的股價唯一方式就是交易,只有新的買、賣才能形成新的價格,股價波動的背面正是絕佳的「流動性」。很少有投資人會在一家公司股價不斷下跌的時候死抱不放,法人更是依照內部控制制度早早就停損出場了。

結果就是因爲風險曝光在所有人的眼前,證券業反而幾十年來從未經歷真正系統性危機,從未發生證券商對證券交易所的違約交割,從未驚動政府對證券業進行紓困,國安基金的歷次進場從來都是獲利出場。如果能夠多跟社會大衆溝通,在學術機構的嚴格把關和參考國際上的管理經驗後,合理的評估證券商的經營風險並適度檢討對證券業的管理制度,證券業方可望爭取到更多的資源,充分發揮其在經濟體中應有的功能。

全世界最知名的大企業如TSMC、Tesla、Google、Apple等,無不是在在還沒有足夠的知名度、甚至還沒有獲利的時候就藉助資本市場的力量籌集營運資金,而早期參與投資的股東也獲得極爲豐厚的回報。世界各國的政府在希望刺激經濟成長、引導產業轉型、扶持新創產業時,無不借重資本市場的力量,就是因爲證券產業的特性讓中介機構並未承擔太大的風險,而證券業的客戶,又是最擅於管理風險的一羣人。

■打造亞資中心 券商要扮核心角色

自2008年發生金融海嘯以來,全球政府都在檢討原因並提出相應的政策。歐盟基於認爲金融結構的失衡不利於整體經濟在承受不利變動時的韌性,提出「歐洲資本市場聯盟」(The Capital Market Union, CMU)倡議,希望改變歐洲金融體系過度依賴銀行融資的狀況,提升其產業的韌性與國際競爭力,我國或許亦可有所借鑑。

去年就任的新政府迅速提出「亞洲資產金融中心」的金融政策,很遺憾證券業未能提出足夠多的政策建言。原本資產管理業務中的產品,主要都應該是由證券業來提供的,證券業跟證券業的客戶才應該是從這個政策中獲益最大的族羣,但是目前看來證券商反而是採取消極防禦的策略,不但無助於政策的推動,也不利於自身產業的發展。

短期波動是股票市場的固有的特性,不同的投資人、投資人不同性質的資金,在投資於股票市場時都有其適合/不適合的商品和各自應注意的風險。對投資人持續的教育和與對社會的不斷溝通,是營造一個證券業最適發展環境的必要方法。對市場的教育不應該只是主管機關和周邊機構的責任,也是證券業爲了維護自身利益,所應該持續努力的方向。

■促進產品、交易策略的多樣

多元化市場上不時會出現一些熱門商品,但長期來看卻非適合投資人,終究會引發對業者的怨念,甚至可能演變成社會問題。客戶的信賴是金融業賴以生存、發展的基礎,強化公會自律的功能符合業界的整體利益。

放眼國際市場,只要對未來有看法,不管是對大盤、類股還是個股,也不管是看多、看空、看盤、還是相對強弱勢,證券商應該都可以創造出一個商品,幫助投資人在看法與行情走勢一致時獲利最大化或控制住行情不如預期時的最大風險,讓基於不同目的進入資本市場的投資人,都可找到最適產品,纔是創建亞資中心最重要的基礎建設:讓投資人的交易策略儘量多元化,建立足夠的市場深度,才能讓市場具有足夠的韌性來因應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