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藥品市場洗牌 臺廠雙多

全球藥品市場洗牌,臺廠有雙重利多。業內認爲,臺廠學名藥製造能力強,能全力彌補國內的缺藥危機外,美國對進口藥物課徵關稅將排除學名藥,對臺廠也將是利多。

美國總統川普月前宣佈自10月起對任何原廠或專利藥品徵收100%的關稅,近日根據外電報導,這項計劃並未包括進口學名藥在內。外電指出,白宮聲明表示政府並未積極討論對學名藥依第232條實施關稅,負責關稅調查的美國商務部也證實,232調查不會導致學名藥被課關稅。

不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爲了持續強化美國本土藥品製造的策略,近期仍然宣佈一項針對美國學名藥製造的試點計劃,必要時將提供資金、技術支持和流程簡化等方式,鼓勵學名藥廠擴大美國的生產規模。

學名藥協會理事長陳誼芬表示,臺灣外銷美國藥品不論是製劑或原料藥,絕大多數是供應學名藥市場,美國最新藥品政策對本土藥廠相對有利,尤其原料藥供應至美國市場數量較多,包括中化(1701)、永信(3705)、生達(1720)等製藥集團都將獲利。

此外,爲因應美國藥品政策,國內生技製藥業包括保瑞(6472)、美時(1795)、永信、易威(1799)、藥華藥(6446)等公司今年以來已先後展開美國併購、設廠或擴大產能等佈局,這些公司預期都將有機會享受到美國政策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