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突圍 臺灣安睡
(圖/路透)
場景一:川普宣佈全球關稅戰的「解放日」後,東京品川一座會所俱樂部迎來笑容滿面的晚宴賓客,包括「做空」這波美、日股市動盪賺飽的投資人,以及幾位負責日系汽車國際市場銷售的日本高管。
與美國市場相關的高管都沒來、都在加班開會。喜悅與相互讚歎的客套集中在「鈴木汽車」的幾位代表身上,這是早年唯一退出且沒有再投資美國市場的日車大廠!鈴木汽車被產經評論家質疑諷刺了十餘年,如今迎來揚眉吐氣的一天,因爲「不做美國生意」而損傷極低。
場景二:移民紐西蘭近20年的一位法師,出家前是港商。6旬放下俗事在南島一處果園蓋了精舍修行。「解放日」後兩天內他接到十幾通電話、電郵,都是詢問能否再與他合資做「轉口貿易」的舊友,因爲紐西蘭是輸美關稅僅10%的極少數中型國家,應能容納最多出口品項。
場景三:在香港灣仔大樓的辦公室中,挑燈夜戰的是一起美國中部某州政府的基建項目合約。美國承包商與香港出口商正在商議調整項目合約的內容,將「顧問、設計、服務」費用比例拉至最高,而將各種進口「材料、設備、零件」的報價與造價降至最低,以減少進口關稅疊加超過預期的毛利損失。
所有人都在尋求「突圍之道」!川普關稅戰的最高稅率幾乎集中於亞洲,但除了臺灣政府要民衆「安心睡覺」,無論華人或亞洲各國顯然都不打算坐以待斃。中國大陸直接祭出強悍的報復反制,日本已經與華府約好談判,越南則是第一時間直接投降對美商品願意零關稅,新加坡僅10%關稅則確定認賠埋單。幾天下來,顯然各國針對川普關稅的「奪魂幡」沒有應對的定論與途徑!而民間要被紮實課稅的產業,如今無不挖空心思尋找任何「繞行關稅」的機會。包括紐西蘭、新加坡,歐盟中同爲10%關稅的3萬人小國聖馬利諾,如今一夕也涌來歐盟企業遷移來避稅的海量諮詢。
如今關稅戰火逼使全球產業進入某種流離遷徙,企業舉目天涯彷彿「何處是兒家」?川普「終結」了許多價值與現實,包括溫室效應認知、弱勢人權維護等,但影響最深遠的是「全球化貿易」的產經架構就此崩解!但簡單粗暴的關稅重手,真能讓美國今後每年收取數兆元關稅?
輕鬆享受全球化利潤差價數十年的美商,壓根不會輕易「回美國投資生產」!這波關稅的下一步仍會以「供應商、進口商、消費者」三方分攤,推動美國的通膨。而中國市場反而將成爲「燈塔新經濟體」,在「亞洲抱團」彼此低關稅之餘,進一步展開與歐盟、中南美等全世界更深化的經貿往來,成爲《經濟學人》報導中所謂「川普送給中國的禮物」。
川普的關稅戰,這十年來選擇「去中國化」,在東南亞、墨西哥投資建廠的業者,如今皆成最大受災戶。從東京、紐西蘭到香港,無數人們日以繼夜尋求關稅戰今後任何可能的突圍出口,少個5%、10%都錙銖必較,全球真的只有臺灣還在「拚命罷免」與「安心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