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場不確定性增加 機構建議三方向尋找投資機會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吳霜 上海報道
2025年已經過半,在上半年中,不少延續已久的投資趨勢開始出現變化。
比如,美元一轉往年的強勢,開始逐漸走弱;此前一直波動上行的美股在一季度迎來暴擊;長期疲弱的歐洲股市在大規模財政刺激計劃和降息的雙重加持下,迎來機構資金的大幅流入;而中國市場由於AI算法、高新技術等領域的突破和領跑,吸引了海內外資管機構關注和佈局。
不過,也有趨勢仍在演繹之中,依舊漲勢不減。比如,在A股的紅利板塊,銀行等高股息行業依舊被長期資金追捧;黃金價格在全球局勢波動的背景下屢創新高;外資對日本企業的青睞仍在加強。
“從全球投資的角度來看,真正具有決定性影響的,其實是兩個核心因素:一是美國財政赤字的持續擴大,二是美聯儲貨幣政策預期的極度不確定性”,貝萊德大中華區投資策略師陸文傑近期在媒體採訪中表示。
目前,全球市場降息空間最大的是美國,而由於全球市場的相互影響,美國降息也會直接或間接影響中國市場。
全球經濟處於“沒有歷史可借鑑”階段
目前,美國的財政赤字持續擴大,最近剛通過的“大而美”財政法案並未解決核心問題,市場看不到任何財政轉向的跡象。這意味着傳統的財政週期規律不再適用,全球經濟正處於一個“沒有歷史可借鑑”的新階段。
其次,美聯儲的降息預期極爲混亂,其背後反映的是通脹數據的不穩定。目前美國通脹波動幅度達到了三倍標準差,政策前景因此變得模糊,也讓市場難以做出基於數據的理性判斷。
陸文傑認爲,在此背景下,試圖通過猜測宏觀事件結果來獲取投資超額收益的策略是非常危險的。歷史數據顯示,無論是普通還是優秀的美國股票基金經理,試圖通過宏觀判斷所取得的收益都非常有限甚至爲負。簡單來說,宏觀預測不僅難度極高,而且對投資回報並沒有實質幫助。
因此,他建議投資者尋找確定性強、結構性長期持續的趨勢。這背後有兩個基本出發點:第一,短期世界不會很容易發生根本性變化。第二,雖然短期充滿不確定性,但一些結構性趨勢具有“註定會發生”的特徵,值得重點配置。
比如,AI是當前最具代表性的長期趨勢,不僅硬件投資持續加碼,軟件端也已實現突破。與此同時,支持AI所需的能源基礎設施也正經歷新一輪投資高潮。
另一大結構性趨勢是國防支出,尤其是歐洲。德國已經通過新的國防刺激法案,整個歐盟的年度國防預算將從3500億歐元大幅上升至7000億歐元,幾乎翻倍。這類大規模、確定性極強的結構性投入,對於全球大型企業而言,纔是真正能夠帶來實質性盈利增長的領域。
港股同樣面臨不確定性。隨着南向資金的涌入,與過去相比,港股投資也出現了一些變化,比如,對地緣政治更加脫敏,資金流動和本地流動性對指數表現的影響增加,與全球股市的相關性下降等。
瑞銀投資銀行中國股票策略研究主管王宗豪認爲,香港市場在短期內將面臨一定壓力,因爲外賣和其他行業的競爭壓力可能導致盈利預測下調。儘管如此,隨着“反內卷”動能上升,政策變化似乎在醞釀中,而南向和國際投資者可能提供資金流入支持,因爲與其他境內資產和全球股市相比,港股估值仍具有吸引力。
三大方向尋求股票投資機會
對於國內投資而言,低利率是所有大類資產配置時必須要考量的前提。
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對6月的銀行存款利率報告顯示,銀行存款利率已經突破了1%。具體來看,銀行整存整取存款3個月期平均利率爲0.949%,6個月期平均利率爲1.156%,1年期平均利率爲1.287%,2年期平均利率爲1.372%,3年期平均利率爲1.695%,5年期平均利率爲1.538%。
貝萊德基金首席固定收益投資官劉鑫認爲,上半年債市比較大的趨勢之一就是低利率的環境。“雖然和1月份比起來,利率水平沒有明顯下降。但如果和去年10月的高點相比,利率有非常明顯的下降,比當時下降接近50BP;信用債下降更多,甚至下行100BP”。
低利率環境對投資的影響,一是以前持有到期的策略回報越來越低,因此投資者採用了不同的策略,比如相對價格策略、一、二級套利策略,向策略要回報;二是對海外或者其他類型的資產越來越感興趣。
此外,劉鑫表示,當前債市的階段性調整壓力不可忽視,尤其是利率部分已經計入額外降息,信用債的利差壓縮也較爲充分。雖然方向上仍是利率下行,但節奏可能不會那麼快。下半年投資者需要把握結構性機會,靈活配置。
低利率環境也影響着股票投資的方向。貝萊德基金量化及多資產投資總監王曉京告訴記者,“回看歐債危機,或者20、30年前的日本,會發現股票的邏輯變了,需要用理論的現金流價值來分析股票資產的投資方式。具體的投資方向可以分爲三大類,這三類投資邏輯都與低利率環境有關,本質是在不同階段中尋找現金流和風險溢價的價值。”。
第一類是具備絕對現金流價值的股票,比如高股息、強自由現金流企業。這類公司基本面清晰,模型可驗證,適合價值投資者持有。
第二類是廣義消費行業,但不侷限於傳統消費。比如近期汽車、電子、家電等行業在“以舊換新”等政策推動下,也顯現出良好現金流能力。這一類公司通常具備成熟商業模式,能夠將政策紅利和消費趨勢快速反映在財務報表中,適合結合量化工具或基本面分析方法來捕捉機會。
第三類,是傳統的高增長板塊,比如AI、醫藥、銀髮經濟等,這些行業短期尚不盈利,現金流較弱,但具備遠期估值預期和增長空間。這類資產受情緒影響大,需通過情緒指標、券商推薦、社交媒體分析等另類數據加以跟蹤。
當前固收市場是強預期和弱現實的結合
對於固收市場而言,去年和今年的債市之間有着比較明顯的分割。貝萊德建信理財副總經理、首席固定收益投資官王登峰認爲,如果說去年是弱預期和弱現實的結合,今年則是強預期和弱現實的結合體。
他認爲,下半年央行仍將維持流動性寬鬆,這是債市的基本面支撐。此外,關注幾個潛在變量:一是中美關係是否出現緩和,若改善可能會帶動市場情緒;二是宏觀政策是否持續加碼,數據是否向好;三是當前債市估值已偏高,收益率過低使得市場對風險更加敏感。
對美債市場來說,劉鑫認爲,短端收益率上行空間有限,因爲降息預期限制了上行,但長端利率的不確定性較高,受到通脹、財政赤字等多因素推動,上行可能更大。因此,美債短端具有交易價值但配置價值不高,長端則風險較大。
在投資策略方面,王登峰認爲,與其他資管機構不同,理財的客戶更多是有存款替代需求的客戶。理財會基於這一點制定投資策略,具體看來,第一是久期相對比較短;第二是將對回撤的控制作爲管理的中心;第三信用控制相對嚴格,儘可能壓低整體風險敞口。
此外,他表示“除了這三點外,我們今年還做了一個重大的變化,在短債的管理上生成了一系列子策略,在一定的時間範圍、一定的規模範圍、一定的久期範圍內,用小波段的操作來一定程度上提升收益。而對於短債,還是要聚焦服務用戶的流動性需求和存款替代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