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配置角度如何看A股?QDII基金經理髮聲,配置堅持“以我爲主、以內爲主”
財聯社4月8日訊(記者 周曉雅)隔夜中國版平準基金橫空出世,今早央行、金融監管總局、中央匯金公司相繼發聲,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的決心堅定,多家公募也在繼續發聲看好市場。
他們分析,從全球配置的角度出發,當下的A股具備配置價值。這既是由於國家層面對市場的呵護,也與中國企業自身的競爭力強化相關,雖然短期會面臨波動,但是在悲觀情緒宣泄後,市場會回到合理定價水平。
配置的角度來看,公募提出了“以我爲主、以內爲主”,看好內需支撐+政策預期的大金融地產鏈、新消費、央企重組等權重股方向。
當下A股具備配置價值
“從全球配置的角度出發,當下的A股具備配置價值。”作爲多隻QDII基金的基金經理,南方基金國際業務部總管惲雷看好當下A股,主要因爲去年9.26以來,在國家層面上呵護整體資本市場,減少融資,增加投資者的回報,上市公司的治理也在變得更加透明。
基於產業鏈的角度,他也提到,中國依然有不少企業在產業鏈中具備了較強的競爭力,能夠產生較強的自由現金流能力,因此是具備配置價值的。
”關於短期行情的波動,我們認爲確實會由於全球貿易的不確定性提升而使得資本市場的波動加劇,但是高波動一定不是資本市場的常態。”在他看來,在全球投資者悲觀情緒宣泄之後,市場會回到合理的定價水平。
華寶基金則表示,本輪關稅交鋒落地,市場風險或較有限,結合業績期,把握調整帶來的機會,重視4月底高層會議動向。
“立足中長期,當前無論是國內所處的內外部環境、潛在增量政策的儲備,還是適應了上一輪貿易衝突後的出口結構優化,以及市場在心理上做好的準備、尤其是以DeepSeek爲代表的科技突破對於信心的強化,均非2018年驟然遭遇貿易戰時可比。”前海開源基金強調,對於A股,國內因素仍是決定A股走勢的核心矛盾。
他們進一步分析,與2018年“內外交困”的宏觀環境不同,當下國內正處於內需接力、科技突破的階段,將成爲應對外部壓力的信心來源。其次,面對外部的不確定性,當前國內依然有較爲充足的政策儲備進行對衝。
財通基金強調,關稅波折或不改中期配置趨勢,保持耐心,密切關注後續全球關稅談判進展,同時關注國內政策的應對指向,積極等待機會或是優選方案。
注重攻守平衡
如何進行具體的資產配置?惲雷認爲,中長期來看,投資者應該在行情調整的過程中注重攻守平衡,即需要有防守的部分,也需要有進攻的部分,在行情的調整過程中,往往是市場先生給予投資者買入好公司的機會。
“對於中國這些競爭能力足夠強,同時能夠創造大量自由現金流的公司,並且注重股東回報的公司,我們應該積極採取逆向投資的策略。”他表示。
華寶基金從配置角度出發提出“以我爲主、以內爲主”,即重視內需支撐+政策預期的大金融地產鏈、新消費、央企重組等三大權重股方向。
大金融地產鏈方面,券商受益股市向上與央國企合併,股份行受益地產改善+補漲,地產後週期需求在二手成交修復後傳導,家居、家電、家裝受益補貼政策;
新消費方面,健康消費(紡織服裝/食品飲料)、IP消費(潮玩/傳媒)、悅己消費(彩妝/首飾)、科技消費(消費電子等)
央企重組方面,重點關注軍工、能源、電子信息、重裝設備等。
前海開源基金也認爲,一方面,內需消費、自主可控等作爲中長期促進經濟動能切換和短期託底政策的發力結合點,有望成爲市場聚焦的方向。另一方面,面對可能持續和反覆的全球貿易談判,短期仍需做好應對不確定性的準備,持倉可階段性向低波紅利、低位績優等方向傾斜。
博時基金表示,A股方面,超預期關稅衝擊下,短期A股承壓。恆生AH溢價處於歷史低位+港股海外投資者佔比高,港股短期性價比比A股差。配置上紅利+長債組合相對佔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