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反川脫美 「大罷免」逆風難行

▲綠營對大罷免熱度不減,但國際經濟的衝擊卻動輒蓋過大罷免議題,讓人民不得不關注。(圖/記者屠惠剛攝)

●單厚之/資深媒體人

大罷免罷藍委二階段連署進入最後衝刺,已有多個罷團送件,仍未送件的也傳出多已超標完成,綠營支持者大爲振奮,認爲大罷免的結果可能遠超過原本預期。但這一切卻不敵臺幣連兩天大幅升值,各家網銀APP都被換匯用戶擠到當機,出口商一片哀嚎,央行總裁楊金龍親自出面開記者會,聲稱有「炒匯禿鷹」,希望預期心理「到此爲止」。

賴清德總統也接着透過影片向全民喊話,強調臺美談判不會提及匯率,但政治人物鎖定匯率議題進行炒作,造成市場的誤導和非理性的預期心理,「身爲總統,我必須再次強調,政黨可以競爭,國家不能犧牲」,「我也要請有心人士,不要再刻意散佈不實訊息」。

綠營對大罷免熱度不減 但經濟衝擊卻蓋過議題

這一幕就是臺灣大罷免的現實縮影,綠營對大罷免熱度不減,但國際經濟的衝擊卻動輒蓋過大罷免議題,讓人民不得不關注。民進黨持續投入大罷免,希望能在川普給的90天關稅寬限期內贏得大罷免,甚至不惜將匯率都扣到在野黨的頭上。

大罷免最終的勝負,就看經濟衝擊和罷免投票日哪個先到,不管朝野誰輸誰贏,全民註定都是輸家。

近期市場盛傳海湖莊園協議,美國要求新臺幣升值,央行在5/1就發佈5點聲明駁斥,強調美國財政部並未要求新臺幣升值,媒體報導與事實不符。不料,隔天新臺幣對美元就見到30字頭,更是跌破30看到29,逼得楊金龍和賴清德不得不出面喊話。

臺幣連續兩天都升值超過3%,臺幣對美元升了接近2元,出口商一片哀嚎,任何產業都無法應對6%的匯損,更影響產商的報價。

對一般民衆而言,未持有美金者,除非要出國旅遊,短期之內並不會感受到臺幣升值的好處,薪水不會變多、消費也不會變便宜;而持有美金的民衆,則立刻就感受到海外資產縮水之痛。

楊金龍將臺幣升值歸咎於「外匯禿鷹」、賴清德則歸咎於「政治禿鷹」,本質上都是卸責,認爲這不是自己的問題。但歸根究底,還是賴清德政府自己造成的預期心理。

川普上任後臺積電赴美投資,政府不敢有任何意見,還幫着擦脂抹粉,賴清德拉着魏哲家在總統府開記者會,聲稱是「臺灣的時刻,更是臺美關係歷史性的時刻」。

川普宣佈對等關稅後,臺灣是繼越南之後,第二個表態屈從的國家,從頭到尾沒有一句硬話,國人跟國際資金根本不相信賴政府有守住匯率的決心。反觀跟臺灣處境類似,還有美國駐軍壓力的日本和韓國,對美國的態度就堅持得多,匯率也穩定得多。

川普關稅衝擊大罷免,3月時網紅亞亞案吵得如火如荼,賴清德和民進黨的民調來到歷史新高,每天都是抗中保臺和大罷免的新聞;對等關稅一宣佈就衝散了大罷免的熱度,每天都是國際經濟的新聞,賴清德的民調也出現死亡交叉,民進黨支持度也隨之下滑。

但賴清德和民進黨的頭已經洗了一半,所有公職人員都已經全面投入協助連署,根本不可能停手,只能硬着頭皮撐下去。川普宣佈暫緩對等關稅90天,讓民進黨看到一絲曙光,可望在民衆對關稅衝擊有感之前,先行完成大罷免投票,所以連特別預算都大灌水夾帶補助臺電、全民韌性,只爲了繼續累積相罵本,升高朝野對立、激發支持者投票意願。

但天不從人願,雖然對等關稅還沒有結果,預期心理已經提前發酵,臺幣大幅升值對經濟和民生的衝擊並不小於關稅,民進黨並沒有90天可以玩大罷免。偏偏美中關稅談判上,美國也沒有取得明顯的優勢,民進黨連精神勝利法的宣傳也不可得。

▼對等關稅一宣佈就衝散了大罷免的熱度,每天都是國際經濟的新聞,賴清德的民調也出現死亡交叉,民進黨支持度也隨之下滑。(圖/記者屠惠剛攝)

蔡英文親美抗中是因應局勢 到了賴清德變成逆流而行

蔡英文執政時期,中國因爲之前的高速成長而過度自信,戰狼的高姿態引發國際社會的高度不滿,反中、抗中成了國際社會的主流。

在這樣的大氛圍下,綠營抗中保臺自然無往不利,政治提款機裡的錢永遠都提不完。雙少數執政的賴清德不僅延續這樣的路線,更變本加厲以民粹操作大罷免,希望能借此達成和蔡英文一樣的完全執政。

但賴清德顯然低估了川普的殺傷力,從4月2日川普宣佈無差別的對等關稅後,國際情勢就急速反轉。

歐盟、加拿大、中國都紛紛祭出反制措施,日、韓和東南亞國家雖然無力進行關稅戰,卻也盡力和川普周旋,同時尋找替代的市場和方案,儘可能分散風險、降低衝擊。而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也自然成爲世界各國不得不打交道的對象,中國也趁勢表達開放的態度,改善和世界的關係。

川普對世界各國的輕視和掠奪的心態,讓反川脫美成爲當下國際社會的主旋律,各國在不得不應對同時,也儘可能的降低對美貿易的依存,以免未來隨時可能受川普要脅。全世界所有國家,只剩下賴清德政府還在高喊「脫中入北」,要繼續提高對美國的貿易依存度。

蔡英文當時的親美抗中是因應國際局勢,順流而行事半功倍,而到了賴清德則變成逆流而行,困難重重。賴清德和民進黨或許認爲臺灣抗中、反中的根基深厚,足以讓民衆「肚子扁扁,也要挺大罷免」。

但近日加拿大、澳洲、新加坡三場大選的結果都證明,疑美反川纔是新的勝利方程式,對川普卑躬屈膝則只有喪權辱國的既視感。賴清德和民進黨想要逆風贏得大罷免,遠遠沒有想像中的容易。

▼蔡英文當時的親美抗中是因應國際局勢,順流而行事半功倍,而到了賴清德則變成逆流而行,困難重重。(圖/總統府提供)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美麗島電子報」,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