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產業鏈重構是挑戰更是機遇,TCL李東生稱海外營收遠超產品出口

3月23日至24日,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5年年會在北京召開。第一財經記者瞭解到,在3月23日下午的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合作專題研討會上,TCL創始人、董事長李東生髮表演講,談及全球供應鏈變化的背景和中國製造業企業要進行的轉變。

李東生表示,過去20多年,以WTO規則爲基礎的全球投資貿易自由化加快了全球經濟發展,以WTO規則爲基礎的經濟全球化核心在於全球市場最高效率配置各種生產要素。但期間,全球經濟發展和財富分配也出現一些不均衡。因此,近年改革經濟、投資、貿易全球化規則的呼聲很高。

“如何在全球供應鏈鍛造上使全球生產要素配置效率最大化,又兼顧區域經濟發展均衡,作爲中國製造業(企業),這是我們要考慮的一個未來發展模式轉變。”李東生說,要從單純的輸出產品轉變爲更多與當地共建工業能力,從在當地建立生產裝配型企業,轉變爲建立區域經營中心。這種方式能讓中國企業得到當地社會的歡迎和支持。

李東生也談及供應鏈安全話題。他表示,供應鏈安全話題在疫情期間已更多被關注到。供應鏈安全問題是由於供應鏈過度集中、過度單向造成的,這也爲未來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改革提出了要求。

以TCL爲例,李東生說,TCL在適應經濟全球化的佈局中已進行了轉變,過去20餘年間公司在全球建立38個製造基地和46個研發中心,並在全球主要海外市場建立5個區域經營中心。2024年,TCL海外營收1420億元,佔TCL營收近一半,海外營收產出於海外當地的產業基地。過去10年,TCL中國製造產品出口、海外營收的比例發生了根本的變化,現在海外業務營收已遠超單純的產品出口。他表示,這種全球化業務組織調整使公司的全球化業務發展能規避很多貿易壁壘。

“當前全球產業鏈重構既是挑戰、更是機遇。”李東生說,唯有堅持開放共贏理念並以技術創新爲紐帶、以協同發展爲路徑,才能實現全球供應鏈的韌性和可持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