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超25萬億保額,上海財險業爲全球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保駕護航
在上海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羣及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過程中,保險業的“保駕護航”不可或缺。
根據上海金融監管局近日發佈的《上海科技保險創新發展報告(2024年度)》(下稱“報告”),2024年上海財險業實現科技保險保費收入50.6億元,提供風險保障金額超25萬億元,在健全科技保險發展機制、提升科技保險發展質效、擴大科技保險輻射範圍以及涵養科技保險發展生態等方面做出了諸多探索。
報告數據顯示,在2024年超25萬億元的科技保險風險保障金額中,爲科技研發、成果轉化、應用推廣以及其他基礎風險等各類科技創新活動提供風險保障金額1.5萬億元;爲各類科技活動主體提供風險保障金額24.5萬億元。
據瞭解,2024年12月,上海發佈了首期《上海市科技保險產品目錄》,構建了“1+3+6+174”科技保險產品體系,即1個覆蓋科技企業全生命週期的保險產品目錄,聚焦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3大先導產業的科技保險產品專屬目錄,涵蓋科技研發類、科技成果轉化類、科技成果應用推廣類、知識產權類、海外風險類、穩定經營類等6個風險類別,以及包含174個保險產品的清單。
這當中的部分科技保險重點領域,2024年獲得了雙位數的增長,例如網絡安全保險服務企業家次同比增長16%;創業責任保險保障在孵企業家次同比增長49%;生物醫藥責任保險服務企業和項目數量同比增長22%。另外,上海財險業也用科技保險爲國產大飛機、首制船、千帆星座、漂浮式風電平臺等大國重器“上天入海”保駕護航。
與此同時,在科技保險的發展上,伴隨科技創新的保險創新亦是關鍵一環。報告顯示,上海財險業2024年在產品、機制體制、科技賦能等多方面實現創新,推動上海科技保險高質量發展。
在產品創新上,上海財險業陸續推出行業多個“首單”“首批”:簽發首張上海地區汽車芯片專屬保險;推出全國首批專利海外佈局費用損失保險;落地全國首單全球儲能系統損失補償責任保險;率先落地智能駕駛專屬保險服務方案等。
在機制體制創新上,上海金融監管局牽頭成立上海市科技保險工作專班,有效提升重大攻關型保險項目的創新效率;指導財險業在臨港新片區設立上海市首家科技保險服務工作站,切實打通科技保險從服務“窗口”到企業“門口”的“最後一公里”;在支持創新藥械、保障基礎安全等領域出臺多項制度文件,爲科技保險在部分重點領域從散點式創新走向可持續的商業化模式營造良好環境。
而在科技賦能創新上,上海財險業則以大數據爲基石,藉助人工智能、大模型和區塊鏈等前沿技術,不斷探索應用“保險+服務+科技+數據”創新模式。報告顯示,上海財險業推出了“風險評估數據庫及可視化平臺”,實現覈保信息的智能化、行業風險的特徵化以及風險識別的全面化;引入“基於數字孿生的全景查勘服務”技術,自動識別潛在風險隱患,逐步實現風險敞口動態監控和預警管控,進一步推動風險減量服務向智能化轉型。
上海金融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指導上海財險業不斷涵養科技保險生態、擴大可保風險範圍、加強風險減量管理,全面提升服務科技創新的專業能力,以行業高質量發展推動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