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下架、補償!“零食第一股”來伊份迴應“糉子事件”
中國商報(記者 周子荑)“來伊份糉子吃出疑似創可貼”事件近來引起不小的關注。5月12日,來伊份發佈公告稱已下架本批次蜜棗糉產品,本次事件暫告一段落。
然而,事件的背後,來伊份頻現食安問題,其業績更是接連下滑,2024年還出現了淨虧損。曾經的“零食第一股”如今怎麼了?
曾多次出現食安問題
5月10日,有江蘇的消費者連發兩條視頻,投訴其在來伊份的糉子中吃出疑似“帶血創可貼”的異物,要求來伊份官方給出明確迴應,引來不小的關注。
5月12日,來伊份發佈公告稱,關注到公司蜜棗糉產品的相關輿情,公司管理層對此高度重視,第一時間組織專項工作小組對相關問題進行全面覈查。
來伊份在公告中表示,其已啓動全鏈路調查程序,並積極與相關消費者溝通,確保消費者的健康與權益得到保障。同時,來伊份已全面下架本批次蜜棗糉產品,消費者可選擇就近門店進行退換貨,並可得到相同金額的額外補償。
實際上,來伊份曾多次出現食安問題。2012年以來,來伊份先後陷入毒蜜餞、牛軋糖大腸菌羣超標、手撕肉條菌落超標等事件。此前來伊份公示的招股書還顯示,2013年至2016年上半年,來伊份共召回不合格產品70250公斤,其中涉及肉製品、水產品、糕點、果蔬等。
在黑貓投訴平臺,記者發現,截至目前,有關來伊份的投訴量累計有800餘條,其中不少涉及食安問題,包括“吐司黴變”“在產品中吃出頭髮”“門店售賣發臭牛肉”“產品中有異物”等。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12315平臺,2024年,來伊份累計收到消費者投訴260起,其中220起涉及食品安全問題。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表示,頻繁出現的食安問題不僅損害了消費者權益,也打擊了消費者對來伊份品牌的信任度。此外,“高端零食”的市場定位要求企業在產品質量、安全性和用戶體驗等方面達到高標準,來伊份食安事件的頻繁發生表明其在這些方面的管理存在不足,這與其“高端零食”的品牌定位背道而馳。
近兩年業績處於下滑通道
值得注意的是,來伊份近來業績接連下滑。數據顯示,2023年,來伊份營收、淨利潤同比分別下滑9.25%和44.09%,2024年其營收、淨利潤同比下滑幅度擴大到15.25%和231.94%。2024年,來伊份還出現了7526.76萬元的淨虧損,爲公司2020年以來的第二次年度虧損。
對此,來伊份在年報中解釋,2024年營業收入下降,主要系公司部分區域門店收入下降且對部分低效門店進行調整導致直營收入同比下降。在2024年年底和2025年年初,來伊份先後發佈了公司董事張琴、副總裁周晨君辭任的消息。
2025年一季度,來伊份業績繼續下滑,其實現營收10.48億元,同比下滑1.23%;實現淨利潤1243.57萬元,同比下滑79.72%。
此外,2022—2024年,來伊份毛利率分別爲43.13%、42.23%、41%,淨利率分別爲2.33%、1.56%、-2.31%,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分別爲6.64億元、3.54億元、3.04億元,均逐年下滑。
對此,廣東省食品安全保障促進會副會長朱丹蓬表示,來伊份區域發展不均衡,過於依賴長三角尤其上海地區。在渠道方面,依仗線下門店的重資產模式爲其業績帶來了很大壓力。未來,量販零食渠道的快速崛起將對來伊份造成更大沖擊,加之其產品質量問題頻發,其粉絲效應、品牌效應會逐漸下滑。
線上渠道仍待進一步發展
據介紹,2017年來伊份提出了“萬家燈火”計劃,目標是在2023年實現全國開設10000家門店。來伊份在公司2024年年報中表示,公司持續推動萬家燈火戰略,一方面優化單店盈利模型,主動調改部分社區店、特通店、商場店;另一方面,提升品牌認知度,加大全國加盟推廣力度,持續調轉直營門店。
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來伊份門店總數爲3085家。其中,直營門店數量爲1485家,佔比爲48%;加盟門店數量爲1600家,佔比爲52%,與此前目標相去甚遠。
在區域發展方面,數據顯示,2024年來伊份華東地區實現收入29.3億元,在公司營收中的佔比爲86.94%,而華北和華南地區的收入僅爲3394.8萬元和1500.3萬元,在公司營收中的佔比僅爲1.01%和0.45%。此外,來伊份2024年在華東、華北、華南地區的毛利率分別爲40.76%、10.73%、16.38%,華東地區毛利率水平遠高於華北和華南地區。
在渠道方面,儘管來伊份在2024年年報中表示,公司堅持線上與線下業務融合,打造社區生活便利化。2024年,來伊份App全年新增註冊用戶34萬人,活躍用戶數爲179萬人,企業微社羣全年新增用戶164萬人,累計團長規模達7000人。2024年直播累計開展1149場。
然而,來伊份的線上業務發展或更多依賴自營App業務。數據顯示,2024年來伊份線上渠道實現收入2.12億元,在公司營收中的佔比僅爲6.29%。江瀚表示,隨着線上銷售渠道和新消費場景的興起,傳統零售模式面臨較大挑戰,來伊份在這方面的轉型並未取得預期效果,特別是在抓住抖音等新興平臺紅利方面顯得有些滯後。
〖免責申明〗本文僅代表本賬號個人觀點,其圖片及內容版權僅歸原所有者所有。如對該內容主張權益請來函或郵件告之,本賬號將迅速採取措施,否則與之相關的糾紛本賬號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