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師資荒 正式老師被迫超鐘點代課 挨批治標不治本

承接基礎理工教育的高中職階段,校園卻陷入師資荒,不少老牌高職只能將課程分配給非本科專業老師。校方指出,理工人才早不願進校園。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生成式AI闖進校園!聯合新聞網正在調查「大學生使用生成式AI工具的習慣」,誠摯邀請各科系大學、碩博士學生填寫問卷。 ➡️點擊填答

開學在即,全臺中小學師資荒嚴重,爲了不讓課程開天窗,只好靠正式教師「超鐘點」分擔課程,或尋找短期代課教師。不過教育界也憂心,有些代課老師專業背景不一,難保障教學成效,校內教師超鐘點負擔過重,長期下來可能影響身心與教學效能。

學校聘不到代理老師,就得由科內老師分擔節數,一週可能超鐘點,上到約廿節課,最糟的情況是得超到上限廿四節,而超鐘點一個月只會多幾千元鐘點費。

不具名的高中教務主任表示,若校內老師堅持不願超鐘點,就得找代課老師,然而部分應徵者知道現在老師不好找,試教時上臺照念課文、內容講錯的都有,若學校找代理代課「寧濫勿缺」,未來恐怕教學不力。

何厝國小教務主任蔡昌樺直言,近年社會「仇師」氛圍嚴重,部分家長對教師動輒投訴或濫訴,使教學現場壓力倍增,這也讓許多人即使具備資格,也不願選擇教師作爲長遠職涯。聘任短期代課教師或校內教師超鐘點代課雖然能解燃眉之急,但也存在隱憂,有些代課老師專業背景不一,難保障教學成效;校內教師超鐘點負擔過重,長期下來可能影響身心與教學效能。

全教總高中職委員會主委巫彰玫也認爲,教育部應正視校事會議衍生的訴訟頻繁應正視並檢討,才能減輕教師的任教負擔與恐懼。

教育部表示,爲了解實務執行情形,正蒐集各界回饋意見,作爲未來修訂解聘辦法參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