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廣汽集團董事長馮興亞:汽車行業競爭趨於良性 “智駕平權”將快速普及
全國人大代表、廣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 馮興亞
證券時報記者 韓忠楠
3月4日,全國人大代表,廣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馮興亞在廣東團駐地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汽車行業的競爭正逐漸趨於良性,這在汽車行業從上到下已經形成共識,行業自身也在調整。
據悉,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馮興亞主要圍繞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可持續發展和踐行汽車行業社會責任等方向建言。
惡性競爭不可持續
“我認爲汽車行業已經對惡性競爭的問題形成了共識。解決問題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對問題形成共識。”馮興亞稱。馮興亞強調,汽車行業本身是自帶競爭屬性的行業,適度競爭是汽車行業的特點。而惡性競爭與競爭本身是兩個概念,低於銷售價格、低於成本定價纔是惡性競爭。
對於如何破解惡性競爭的難題,馮興亞認爲,需要行業各方面的努力,這是一個大課題。“行業內外、消費者都要對惡性競爭有共識,只要形成共識,問題解決起來就容易。”馮興亞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根據長期共識,惡性競爭會減少企業的收入,讓企業沒有利潤、沒有足夠的資金去增加科技研發和攻關,會降低產品品質,這是不可持續的。
“智駕平權”將快速普及
談及“智駕平權”,馮興亞認爲,其本質就是把智能駕駛技術向更多的車型推廣,從高端車型推廣到一般車型,這與智駕技術成本降低是相關聯的。
“未來的車型一定都是智駕車型,智駕平權是一個非常正常的事情。”馮興亞稱,在當前自動駕駛的早期階段,由於技術成本還比較高,智駕功能在低價車型中應用,消費者可能會無法接受其高額的成本,但從趨勢上來看,智駕技術成本下降速度會超出想象,“智駕平權”會快速普及。
馮興亞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智駕平權”是廣汽集團一直追求的目標。下一步,廣汽集團會在更多的車型上應用智駕功能。“目前L2級技術已經在廣汽的車型中很普及了,未來還會有更多的車型應用L2++級智能駕駛技術。”馮興亞判斷,汽車行業上半場競爭是電動化,下半場競爭將是智能化。
以融合措施推動新興產業發展
在採訪過程中,馮興亞向記者透露,他不僅關注汽車產業本身,也立足於產業的融合發展,特別關注載人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與人形機器人產業。
馮興亞表示,低空經濟是我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既是低空經濟的重要載體,也是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廣汽集團也早有佈局。結合企業實踐和對產業的洞察,就如何推動eVTOL產業的發展,馮興亞希望通過集羣發展、共享電車技術、產學研協作及跨部門機制優化,推動與電車產業融合,促進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
對於目前備受市場關注的人形機器人產業,馮興亞表示,人形機器人發展處於“國外領先,國內追趕”的階段,產業加快發展已刻不容緩。他希望加快政策規劃、推動核心技術突破、加快示範應用進程,多措並舉加速推廣。此外,馮興亞還希望進一步加大換電模式政策支持力度、加快統籌規劃佈局、逐步統一換電標準等。
針對動力電池的退役再利用,馮興亞也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措施。“隨着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蓬勃發展,已經運行了5~8年的動力電池即將迎來大規模的退役期。”馮興亞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如何更好地對動力電池進行回收利用,已成爲汽車產業鏈的新課題。
針對現行法規位階較低、現有動力電池利用回收產能明顯過剩、企業質量良莠不齊等問題,馮興亞希望儘快出臺專項法規標準,加快產業規劃,優化產能佈局,完善監管措施,推動規範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