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海洋教育觀摩會金門開幕 22縣市齊聚交流成果

全國海洋教育成果觀摩會暨教師研習今天在金門舉行廳開幕,來自全臺22縣市戶外教育與海洋教育中心代表共160人齊聚金門。記者蔡家蓁/攝影

由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指導、金門縣政府主辦的「114年度全國海洋教育成果觀摩會暨教師研習」今天上午在金門升恆昌太武宴會廳開幕,來自全臺22縣市戶外教育與海洋教育中心代表共160人齊聚金門,展開爲期3天的觀摩交流。國教署簡任視察陳慧玲表示,將持續補助22縣市戶外教育跟海洋教育的計劃,並適時辦理各縣市社羣相互交流合作,提升執行海洋教育量能。

開幕式上,金湖國中絲竹樂團演奏希望之歌揭開序幕,金湖國小舞蹈遇見水精靈也爲典禮增添亮點,展現金門在地文化與教育特色。包括金門縣副縣長李文良、陳慧玲、國家海洋教育研究院長陳瑋玲、行政院教育科學文化處參議徐良鎮、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助理教授林巧雯、金門縣政府教育處長黃雅芬、金門縣水產試驗所長許佳發、金門區漁會理事長陳水義等人皆出席大會開幕,共襄盛舉。

李文良致詞時指出,金門與海洋距離親近,卻因戰地歷史及國安考量,許多資源開發與休閒活動仍受限制,「但我們仍在有限條件下努力發掘海洋教育的可能性」,也期待各縣市交流能激盪更多火花。

陳慧玲則表示,臺灣四面環海,海洋教育與生活密不可分。教育部將持續補助各縣市戶外與海洋教育計劃,並適時舉辦社羣交流合作,以提升量能。她也盛讚金門作爲「海島公園、海疆前線」,不僅擁有潮間帶生態、自然地景,更有戰地遺蹟等獨特教材,「走到戶外看到的每一個景色,都是寶貴的海洋教育資源」。

下午的「海洋教育特色亮點博覽會」設攤展示各縣市成果,內容涵蓋課程創新、學生參與、環境永續及跨域合作等面向,呈現兩年來的豐碩成績。明日行程則規劃四條特色學習路線,包括藍色公路探秘、立式划槳、蚵林生態、漁村走讀及戰地據點體驗,讓與會教師走入金門的戶外場域,親身感受多元海島教育資源。活動最後一天將舉行閉幕典禮及頒獎,由教育部國教署表揚各縣市優秀成果。

全國海洋教育成果觀摩會暨教師研習今天登場,活動現場各縣市都展出海洋教育特色,彼此相互觀摩。記者蔡家蓁/攝影

全國海洋教育成果觀摩會暨教師研習今天登場,金門副縣長李文良致詞時表示,金門與海洋距離親近,卻因戰地歷史及國安考量,許多資源開發與休閒活動仍受限制,「但我們仍在有限條件下努力發掘海洋教育的可能性」,也期待各縣市交流能激盪更多火花。記者蔡家蓁/攝影

金湖國小舞蹈遇見水精靈也爲典禮增添亮點,不少與會人員都爭相拍照。記者蔡家蓁/攝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