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法院上半年審結一審刑事案件50.3萬件,同比下降10.3%

中國日報7月21日電(記者 曹音)記者21日從最高人民法院獲悉,今年1月至6月,全國各級法院審結一審刑事案件50.3萬件,同比下降10.3%,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

今年上半年,全國各級法院依法嚴懲暴力恐怖、邪教犯罪和涉槍涉爆、故意殺人、個人極端等重大惡性犯罪,對珠海、無錫等地發生的極端案件犯罪分子依法執行死刑。同時,聚焦電信網絡詐騙、跨境賭博等人民羣衆普遍關切的犯罪,最高人民法院發佈依法懲治利用網絡敲詐勒索犯罪、懲治賭博及關聯犯罪典型案例,並要求全國法院加大打擊力度。

同日,圍繞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加強新時代審判工作的意見,全國大法官研討班在京舉行。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張軍在研討班上表示,一個時期以來,我國刑事犯罪數量特別是重罪下降,輕罪明顯上升,極端惡性犯罪時有發生,新型犯罪多發高發,社會對懲罰犯罪、保護人民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張軍強調,堅持"嚴"的一手任何時候都不能丟,彰顯刑罰"鋒芒"所向,同時要敏銳把握形勢,全面準確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以寬嚴之別體現政策力量、促進社會和諧、保障長治久安。

同時,張軍要求全國各級法院持續加強民生司法保障。他指出,民生案件多是婚姻家庭、鄰里關係、勞動就業、生活消費等糾紛,爭議相對簡單,但背後交織的法理情尤需關注,尤需法院、法官在定分止爭上更加用心用情。定分止爭在乎細節,立案環節的訴訟指導、依法登記、保全鑑定、先行調解,判前判後的釋法說理、來訪接待、信訪答覆等等,這些工作做優做細,定分止爭才能做深做實。"當前,要緊扣就業這個民生之本,依法妥善審理涉就業糾紛案件,加強勞動爭議仲裁與訴訟銜接,會同檢察機關做實民事支持起訴,協力清理整治欠薪,營造良好就業環境。特別要高度關注涉羣體性就業問題,研究制定涉新就業形態司法政策、審理勞動密集型企業破產案件等,要把穩就業、促就業作爲重要考量,依法妥處相關案件。"他說。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法院審結一審民商事案件1010萬件,同比增長23.3%。最高人民法院出臺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司法解釋(二),對"假離婚"、父母給子女購房出資、藏匿未成年子女等人民羣衆關心的審判實踐疑難問題明確裁判規則;總結涉彩禮糾紛司法解釋施行以來熱點問題,發佈第二批涉彩禮糾紛典型案例,依法打擊"婚騙行爲",準確適用彩禮返還,進一步促推移風易俗。此外,最高人民法院還發布多批民法典頒佈實施以來典型案例,迴應"飯圈"文化治理、職場性騷擾等人民羣衆普遍關切的熱點問題,併發布利用網絡、信息技術侵害人格權典型案例,依法懲治"AI"擬聲換臉行爲,促進人工智能規範發展。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