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臨沂市審結知識產權案件同比下降11.12%
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26日訊25日上午,臨沂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4.26”世界知識產權日新聞發佈會。會上介紹臨沂市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工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記者在會上了解到,2024年,臨沂市審結知識產權案件同比下降11.12%,爲持續優化法治營商環境、服務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 激勵保護創新創造
加強著作權保護,助推文化強市建設。平衡激勵創作和文化權益保障,審結著作權糾紛案件1571件。審理知名動漫形象著作權權屬、侵權案件,鼓勵原創、反對剽竊,激發文化創意活力。審結網絡遊戲、網絡直播、短視頻等新領域知識產權案件165件,促進新型文化業態、文化消費模式健康發展。
加強商標權保護,推動品牌強市建設。重拳懲治商標攀附、仿冒搭車、惡意搶注等行爲,審結商標案件1632件,促進品牌培育和行業良性發展。審理涉及蘭陵美酒、山東臨工等維權案件,打擊知識產權侵權行爲,加大地方知名商業品牌司法保護力度。立足全市電商發展實際,深入開展專題調研,結合涉案商標知名度準確認定新類型侵權,有效遏制電商平臺侵權多發、高發態勢,助力電商品牌發展壯大。
加強公平競爭保護,維護法治化市場秩序。嚴格貫徹反不正當競爭法,審結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件113件,依法懲處違背誠信原則、商業道德和擾亂市場經濟秩序行爲。依法打擊自媒體商業詆譭行爲,強化善意文明執行理念,堅持強制執行與釋法析理相結合,最大限度引導被執行人自動履行生效裁判。去年進入執行程序的知識產權案件97件,執結92件,執結率94.8%,打通當事人維權最後“一公里”。
提升知產審判能力水平破解司法保護難題
加大侵權制裁力度。針對惡意侵權、重複侵權行爲,準確適用懲罰性賠償司法解釋,切實保障權利人獲得充分賠償。羅莊法院審理銷售假奶粉一案中,通過適用懲罰性賠償,取得良好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在依法制裁民事侵權行爲同時,依法嚴懲侵害知識產權犯罪行爲,全市法院共審結知識產權刑事案件116件,有效發揮了刑罰懲治震懾功能。
切實降低維權成本。針對知識產權案件當事人分佈廣、現場開庭成本高等實際,充分運用智慧法院建設成果,積極開展網上立案、電子送達、集約送達,切實爲當事人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在線訴訟服務。對採用時間戳、區塊鏈等新型電子取證方式,依法予以認可,降低權利人維權成本。
規範統一裁判尺度。堅持知識產權侵權賠償市場價值導向,確保賠償數額與知識產權類型、創新程度及市場價值相適應,明確批量維權案件審查規則,制訂《知識產權案件審理指南》等文件,統一法律適用標準。建立技術諮詢專家、專家輔助人等參與訴訟工作機制,確保專業技術事實認定客觀準確。邀請省法院資深法官就商標侵權、商業秘密、證據規則等舉辦專題業務培訓,夯實知識產權審判人才保障。全市知識產權案件上訴率同比下降53%,知識產權審判繼續保持“高結案率、高調撤率、低上訴率”的良好態勢。
強化聯動共治 推動形成保護整體合力
推動多元解紛。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與市場監督管理局、市知識產權局、行業協會、商會等,推動構建行政執法、仲裁調解、行業自律、司法保護銜接機制,凝聚保護工作合力。通過引入行業協會、專職調解員等方式,在化解矛盾、調解糾紛的過程中實現知識產權的大保護、大發展。蘭山法院在臨沂商城設立知識產權訴調工作室,實行行業、行政、律師、司法和人民調解“五調聯動”,羅莊法院設立知識產權訴調對接站,河東法院在五金機電市場設立法官驛站,費縣法院設立知識產權調解室。
完善協同保護。報請最高法院批准,將全市標的100萬元以下知識產權案件,集中到蘭山、羅莊、河東、費縣4個基層法院管轄,形成全市知識產權審判新格局。與檢察、公安機關聯合簽署“刑事民事行政三審合一”合作框架協議,實行知識產權案件集中管轄審理,促進民事維權、行政查處、刑事制裁有效銜接。
加強司法宣傳。結合世界知識產權日等節點,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活動,通過發佈知識產權審判白皮書、十大典型案例等方式,不斷擴大知識產權審判影響力,努力營造尊重創新、保護創新濃厚氛圍。積極延伸審判職能,及時向相關職能部門提出7條司法建議,推動提升知識產權保護水平。深入魯南製藥、天元集團、臨沂華太電池等重點知產企業開展走訪調研,在全市184個營商環境監測點企業建立“1+1”聯繫法官直通車,幫助企業解決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法律問題,“零距離”爲企業提供司法服務。
閃電新聞記者 孫雪霏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