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道路設計標準一致化 交通部再推整體道路規畫指引
「整體道路規畫指引」中建議,各縣市應增設人行道,以及人行道寬度應擴寬成150公分或不小於90公分,讓輪椅及娃娃車使用者均能通行。圖/交通部提供
臺灣交通事故層出不窮,不少專家學者、路權團體認爲應首要改善道路設計工程,交通部先推出「道路交通標誌標線號誌設置參考指引」,今天再推出第2本「整體道路規畫指引」,除協助各縣市政府改善道路環境及進行整體路廊規畫,也盼讓全國道路設計標準趨於一致。
行政院長卓榮泰2月27日中央道安會報時表示,希望2030年行人死亡人數下降50%,並朝向2050年道路交通事故零死亡,陳世凱說,爲達到2030年行人死亡數降至50%目標,除先前已推出「標誌標線號誌設置參考指引」,今天再推出第2本「道路整體規畫指引」,讓全國道路設計逐漸趨向一致性,這是對行人安全重要的目標。
陳世凱說,人行道是保護行人重要設施,過去僅要求人行道改善,但這次在道路規畫指引中,建議應增設人行道及將人行道路拓寬。目前是設定全國要新增及改善人行道80公里、增加庇護島。
人行道加寬部分,考量過去輪椅使用者、推娃娃車者,若人行道沒有90公分以上,根本無法通行,因此指引中建議,各縣市人行道要加寬到150公分。加上先前提出的「道安三支箭」,盼透過上述方式達到目標。
交通部公路局規畫組長蘇先知表示,「整體道路規畫指引」提供各類道路定義與適用規範、彙整法規及網址、提供規範索引、盤點規範差異及處理建議、規畫作業流程及檢核表;針對公路與市區道路共同使用路段,及鄉區與市區銜接介面,規畫建議案例參考,另指引內容也強化人本交通,重視人行道、行人庇護島、通學區等。
人行道增設部分,蘇先知指出,新建道路規定,公路與市區道路共同使用路段、主次要道路及服務道路應設置人行道,應設置人行道,另外,農路部分,若有施設人行通行空間,可視需要營造無障礙空間及高齡友善的動線規畫,建議最小寬度90公分。
此外,經人口密集處、醫療院所、學校、機關、鐵路場站、捷運場站或航空站,應設置人行道、行人徒步區或交通寧靜區;既有道路拓寬、改善時,也須依規定評估增設人行道;行人庇護島部分,行人穿越道長度25公尺以上道路,應設置行人庇護島,而庇護島寬度應1.5公尺以上。
交通部路政及道安司長黃運貴表示,今年道安工程重點項目,包含路口行人安全設施改善1316處、改善人行道80公里、校園周遭道路改善159處、減少路側障礙路703處;黃運貴指出,去年省道路口改善目標爲2000處,今年數量倍增,目標爲5000處,另還要新增省道路口照明強化400處。
交通部今天再推出「整體道路規畫指引」,除協助各縣市政府改善道路環境及進行整體路廊規畫,也盼讓全國道路設計標準趨於一致。記者胡瑞玲/攝影
交通部今天再推出「整體道路規畫指引」,除協助各縣市政府改善道路環境及進行整體路廊規畫,也盼讓全國道路設計標準趨於一致。圖/交通部提供
交通部公路局規畫組長蘇先知表示,「整體道路規畫指引」中,建議各縣市增設人行道及將寬度拓寬至150公分。記者胡瑞玲/攝影
交通部今天再推出「整體道路規畫指引」,除協助各縣市政府改善道路環境及進行整體路廊規畫,也盼讓全國道路設計標準趨於一致。圖/交通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