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僅服務618人次 桃市定點臨託挨批美意打折
桃園市積極增加定點臨託據點,增幅與總數成全國第一,但民代質疑使用率太低、資源分配不均,要求改善。圖/桃園市婦幼局提供
桃園市前年起積極推動定點臨託,短短1年內從3處增加到43處,但多名民代質疑使用率太低、各區資源不平均,要求市府改善。婦幼局迴應,今年定點臨託服務提供率已達9成以上,將持續透過多管道宣傳,並加強保母早療訓練,提高服務品質。
桃園市2023年起在中路四號、中壢一號、楊梅一號社宅開辦定點臨託,去年再分別於親子館、婦幼館舍、新住民文化會館、家庭服務中心、公設民營託嬰中心、公共托育家園擴增40處服務據點,目前全市13個行政區皆已有定點臨託服務。
議員錢龍表示,肯定市府努力增加臨託據點,不過按他計算,43處定點臨託每年應可服務多達17萬2000人次,去年全年申請人數卻僅618人次,使用率極低,質疑是否宣傳不足;此外,許多家長想透過桃園育兒資源網線上預約,結果只能看到平日白天的時段,不知如何在假日或夜間時段預約,造成不少困擾。
議員陳韋曄說,實際檢視可發現定點臨託資源明顯分配不均,相較桃園區有8處、中壢7處、楊梅5處、蘆竹及八德各有4處,平鎮僅有3處,數量明顯不足;桃園的經濟弱勢家庭托育補助也落後其他六都,建議參考新北市或臺中市,將補助時數提高到每月150或180小時。
議員張碩芳則指,很多早療家長找保母時常被拒絕,建議托育據點應提供特殊兒童服務,並加強保母特殊教育訓練,解決目前保母不願照顧過動或自閉兒童的問題。
婦幼局長杜慈容表示,桃市定點臨託約去年下半年才完成,據統計,今年1月民衆申請數爲117人次,服務數爲112人次;2月申請數爲108人次,服務數爲98人次,服務提供率均達90%以上。
杜慈容指出,目前全市已有363名保母可於夜間和假日時段提供到宅或在宅臨託,另有15傢俬立託嬰中心假日可接受預約,市府會加強宣傳;婦幼局也正研究將中低收入家庭補助從100小時提高到150小時,發展遲緩及身障兒童補助從120小時提高到180小時;同時加強托育人員早療訓練,提供更精準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