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定點臨託點大增 使用率低、分配不均挨批

桃園市定點臨託服務據點現有43處,主要設置於居家托育服務中心及親子館內。(婦幼局提供/蔡依珍桃園傳真)

桃園市2023年底起積極推動定點臨時托育服務,短短1年內將服務據點從3處大幅擴增至43處,展現對育兒家庭的重視,但議員點出1年僅服務529人次,政策美意因使用率偏低、資源分配不均等問題而打折扣。婦幼局指剛推出民衆不熟悉,但今年使用量已提升至9成,會持續宣傳和滾動檢討改進。

議員錢龍指出,桃園市定點臨託服務於2023年10月開辦,肯定婦幼局持續增加定點臨託據點,但去年全年度申請數僅618人次、服務529人次,與43處據點每年可服務17萬2000人次的潛在服務量能相比,實際使用率明顯偏低。他質疑市府宣傳不足,且定點臨託服務每人每月有50小時上限,加上桃園育兒資源網的線上預約系統僅提供平日白天時段,造成家長預約上的困擾。

議員陳韋曄則點出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桃園區有8處據點,中壢7處、楊梅5處、蘆竹及八德各有4處,平鎮卻僅有3處,明顯落後其他行政區,他也建議市府參考其他縣市,提高經濟弱勢家庭的托育補助時數,以減輕家長負擔。

議員張碩芳則聚焦於早療家庭的需求,指出許多保母因缺乏相關專業知識,拒絕照顧發展遲緩或身障兒童,建議市府加強托育人員的早療訓練,並鼓勵托育據點提供特殊兒童服務。

婦幼局統計,桃園市定點臨託2023年申請數119人次、服務數119人次;2024年申請618人次、服務數529人次,媒合率85.6%;今年截至2月底,申請數225人次、服務數210人次,媒合率93.3%。

婦幼局長杜慈容說,定點臨託服務去年下半年才陸續建置完成,初期民衆對服務內容及預約方式可能較不熟悉,導致使用率偏低,但今年1、2月的媒合率已提升至90%以上,顯示服務正逐步被民衆接受,會持續加強宣傳,提升民衆對定點臨託服務的認識。

杜慈容表示,市府也持續盤點公有館舍及民間空間,並優先考量資源相對不足的行政區擴增服務據點,像平鎮可望在國民運動中心、醫院等增點。婦幼局也正研議提高弱勢家庭的托育補助時數,中低收入家庭從100小時提高到150小時、早療和身障家庭從120小時提高到180小時,並加強托育人員的早療訓練,以提供更完善的服務。

杜慈容強調,定點臨託服務是爲解決家長臨時托育需求而設立,使用率會因民衆使用習慣及突發事件的發生頻率而有所波動。市府將持續優化服務內容,提升服務品質,並加強與民衆的溝通,讓這項政策的美意能夠真正嘉惠所有育兒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