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子女法官感慨 「終於看見不孕婦女委屈」

曾做人工生殖手術求子,報稅時被國稅局打回票、訴訟打六年敗訴的女法官說,自己訴訟敗訴,但或許用了另一種方式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感謝財政部終於看見不孕症婦女委屈!」財政部昨放寬人工生殖列報所得稅醫療扣除,曾做人工生殖手術求子,報稅時被國稅局打回票、訴訟打六年敗訴的女法官說,自己訴訟敗訴,但或許用了另一種方式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祝福不孕症家庭未來財務上的壓力能獲舒緩。

女法官昨表示,這些花費都是醫療給付,並非不必要行爲,她感謝個人訴訟能獲重視,也讓政府有重新檢視政策機會,希望其他不孕症家庭未來可減少些支出。

女法官在北市某診所花卅七萬餘元做人工生殖手術求子,報稅時列入「列舉扣除額」醫藥及生育費想減稅,被國稅局打回票,理由是該診所非財政部認定的「會計紀錄完備正確之醫院」,官司打六年敗訴。

女法官質疑患者無法得知就診院所背景,提告主張,過去有釋憲案,長照機構醫療單據,可免受所得稅法關於「會計紀錄完備正確」限制,不孕症婦女也應受平等對待;且她就醫費用帳目已獲國稅局確認並無虛報,稅法卻未同步修改,「稅務機關不能以查證不易,作爲國家怠惰藉口」。

女法官表示,打行政訴訟目的是希望將她的醫療開銷認列爲「醫療費用」,畢竟她確實有相關醫療行爲收據,也不是要求「補助」。

她說,期間國稅局一名女員工私下跟她說「加油」,因爲這名女員工也做了三次人工生殖,都不能抵稅。

承審法官認爲不孕婦女若在健保特約醫院醫療可納入列舉扣除額,但在通過人工生殖機構許可審覈、衛生福利部列舉屬體外受精人工生殖技術補助方案中的非健保特約院醫療則不準,等於是財政部與衛福部認定相斥,也違反平等權,聲請釋憲。

憲法法庭認爲法官可本於職權調查並依法獨立判斷,裁定不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