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燥防泌尿道感染 醫推3飲食
中醫師指出,秋天更容易泌尿道感染,尤其女性風險較高,呼籲平時多補充水分、不憋尿、注意私密處衛生,並注意清淡飲食。(王家瑜攝)
近日天氣轉涼,節氣進入霜降,中醫師指出,秋天氣候轉幹、氣溫下降,若水分攝取不夠,容易導致排尿減少、尿液濃縮,讓細菌有機可乘,增加泌尿道感染風險。建議可多攝取利尿清熱類食物如冬瓜、綠豆,及新鮮蔬果或具利尿作用的海產。
欣悅中醫診所中醫師賴俊宏說明,泌尿道感染十分常見,男女一生中至少都會經歷一次,常見疾病包括腎盂炎、尿道炎、膀胱炎,症狀包括頻尿、尿急、尿痛、尿道灼熱、滴瀝不盡等,中醫將這類症狀歸爲「淋症」,主要病因多屬下焦溼熱或熱結膀胱。
賴俊宏指出,女性尿道構造較短、直,感染風險高於男性,若再加上生活作息不規律、飲水不足,泌尿系統疾病發生率將大大提高。日常生活中應重視私密處衛生、避免憋尿,保持充足水分攝取,尤其愛喝咖啡或茶的人喝水量要更高,飲食則應避免過度油膩與刺激辛辣。
中醫將人體依照臟腑功能與部位,分爲上焦(心肺)、中焦(肝膽脾胃)、下焦(腎膀胱小腸大腸)。賴俊宏建議,泌尿道感染多因下焦溼熱,飲食應以清熱利溼、解毒通淋爲原則,幫助身體將溼熱排出。推薦利尿清熱類食材,如冬瓜、綠豆、玉米鬚、薏仁,新鮮蔬果如芹菜、金針花、梨子、奇異果,及適量攝取淡菜、文蛤等具利尿作用的海產。
至於禁忌食物,花生、芒果、香菇等,食用過多容易導致過敏或發炎,炸物、辣椒、麻辣鍋等刺激性食物可能加劇炎症,豆類和寡糖類食物可能使腹脹加重、排尿困難,熱補、滋膩酸澀食材與菸酒,在發炎期間也應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