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越莓防泌尿道感染」都市傳說是真的 醫:3類人無效

素有着北美紅寶石之稱的蔓越莓,具有預防泌尿道感染的功效。(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蔓越莓對泌尿道感染有效」究竟是不是都市傳說?醫師陳潔雯指出,根據發表在國際上的2篇研究顯示,蔓越莓製品對泌尿道反覆感染的女性、容易尿道感染的兒童、接受特定放射治療的族羣,感染機率都有降低。不過,研究也指出對孕婦、住在療養院或護理中心的老年人、有膀胱排空問題的成年人可能效果有限或無效。

醫師陳潔雯在臉書粉專表示,泌尿道感染通常指大腸桿菌等細菌侵入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等泌尿系統,導致頻尿、灼熱感、下腹或腰側疼痛等症狀。對於經常性反覆感染的女性、年幼孩童,以及正在接受放射治療等某些療程的病患來說,是相當惱人的情形。

陳潔雯說,蔓越莓中含有一種叫做原花青素(PAC)的成分,這種物質能抑制大腸桿菌附着在膀胱內壁的能力,降低感染風險,簡單來說就是讓那些可能引起感染的細菌「抓不住牆壁」,更容易被沖走,所以能夠預防泌尿道感染的發生。綜合《Cochrane系統性文獻回顧》和《JAMA》兩篇研究發現蔓越莓的預防效果與長期低劑量使用抗生素相當,不過,與抗生素不同的是,蔓越莓不會有抗藥性問題,也比較沒有副作用,是相對安全的選擇。

那麼蔓越莓與益生菌的效果誰比較好?研究發現蔓越莓在降低泌尿道感染髮生率方面,比益生菌更有效,益生菌對維持腸道與陰道菌叢平衡有幫助,但在直接預防泌尿道感染方面的效果較不確定。研究也證實,泌尿道反覆感染的女性,在持續食用蔓越莓汁或膠囊等製品後,可以使再次感染的機率降低約26%;對兒童來說,尿道感染風險可減少約54%,相當顯著;研究也顯示,曾接受過膀胱癌或前列腺癌放射治療等的人,術後階段若補充蔓越莓,可將泌尿道感染機率降至53%。

不過,不是所有人都能從蔓越莓產品中獲益,對孕婦、住在療養院或護理中心的老年人、有膀胱排空問題的成年人可能效果有限或無效,平時多喝水、不憋尿、注意衛生,遵循醫師建議的方法,也都是很好的預防之道。陳潔雯也提醒,如果真的發生泌尿道感染,還是得就醫治療,必要時使用抗生素,蔓越莓只是預防的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