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週二報到!4生肖注意健康 養生把握「子午覺」

命理師提醒,秋天屬金、金克木,可能增加中風風險,建議透過飲食調養、適量運動與情志平衡來安度秋季。(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明(23)日凌晨2時20分迎來二十四節氣的「秋分」,命理師楊登嵙指出,秋分是陰陽轉折的平衡點,日夜漸短、氣溫下降,人體陽氣轉內收、陰氣漸增,正是調養身心的重要時機。其中4生肖更需特別留意健康,善用「子午覺」助身心平衡。

俗語云「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好穿棉。」秋分後秋意漸濃,寒涼加重,常見鼻咽乾燥、頭暈或感冒症狀。楊登嵙提醒,秋天屬金,金克木,若肝陽上亢或血壓控制不佳,可能增加中風風險,建議透過飲食調養、適量運動與情志平衡來安度秋季。

此外,2025年秋分後的半月內,屬兔、猴、狗、豬者需特別留意健康,避免過度勞累導致神經緊張與失眠,雖然小病痛在所難免,但只要適當休息與運動即可改善。

楊登嵙建議,可從「食、衣、住、行、育、樂」六方面養生開運,並注意避開禁忌:

秋分重在補肺益氣,多吃滋陰潤肺、生津止渴的食材,如芝麻、蜂蜜、核桃、百合、銀耳、秋梨、蓮藕、葡萄與甘蔗。平日要多喝水、淡茶或豆漿牛奶,以潤燥養陰。秋蟹雖肥美,但性寒不宜多食,且不可與柿子、生梨等寒性水果同食。辛酸果蔬如白蘿蔔、胡蘿蔔可適量攝取,但飲食不宜過飽,以免腸胃不適。

晝夜溫差大,建議穿着方便調整的洋蔥式穿搭,白天可脫薄外套,早晚再加穿保暖,避免因忽冷忽熱而降低免疫力。

入睡時人體對環境適應力下降,易受風邪侵襲。睡眠時須注意保暖,避免貪涼或讓風直吹,特別要蓋住腹部與膝蓋,防止受寒。

「春困秋乏」,秋分後宜保持充足睡眠,養生重點在早睡早起,並善用「子午覺」(晚間23至01時與中午11至13時),可增強免疫力、恢復體力。

此時宜動不宜靜,多進行快走、慢跑或登高等運動,既能鍛鍊身體,也能舒緩情緒。對少運動的長者而言,伸展運動最合適,可促進氣血循環,帶來通暢感受。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提到「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秋分養生須保持心境平和,避免焦慮、憂愁或暴躁發怒,以防氣血紊亂和失眠。樂觀心態可幫助調和肺氣,維持健康與好運。

★最近財運走旺?哪裡會有飛來桃花?快上《中時新聞網》LINE,鍵入自己的「星座」名稱或「運勢」搜尋。

★《中時新聞網》提醒您:命理、占星等說法僅供參考,請勿過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