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來了!飲食以「潤肺養陰」爲主、養生重點一次看
▲蜂蜜能養肺潤喉、舒緩乾燥。(圖/Unsplash,以下同)
記者曾怡嘉/臺北報導
雖說今天仍高溫,但卻進入了秋分節氣,代表氣候由熱轉涼,陽氣逐漸收斂,陰氣慢慢增長。此時養生的重點,在於順應自然變化,調整生活作息與飲食,幫助身體平穩過渡,爲秋冬蓄養能量,《ET FASHION》幫你整理秋分養生秘訣,輕鬆養出健康體魄。
#作息應「早臥早起」
早睡能養陰氣,早起能順應陽氣,避免過度耗損。由於氣候日漸乾燥,人體容易出現喉嚨幹、皮膚癢、咳嗽少痰等「秋燥」症狀,因此宜保持環境溼潤,適度增加水分攝取,避免過多辛辣、油炸及燥熱食物,以免加重乾燥不適。
#講究「潤肺養陰」
可適量多吃滋陰潤燥的食材,如梨、百合、銀耳、蓮藕、芝麻、蜂蜜等,能養肺潤喉、舒緩乾燥。主食方面可選擇富含膳食纖維與維生素的全穀類,既能提供能量,又可促進腸道健康。同時,適度補充優質蛋白質,例如豆製品、魚肉、瘦肉,有助於提升免疫力,爲冬季抵禦寒氣打基礎。
#多去戶外走走、保持心情愉快
秋分屬秋季中點,五行對應「金」,與肺相應,情緒容易表現爲憂鬱、感傷。建議保持心情愉快,多到戶外親近自然,藉由深呼吸幫助肺氣舒展,避免情緒積鬱影響身體。
#以柔和舒緩運動爲宜
如太極、瑜伽、慢跑或散步,能促進氣血循環而不過度耗氣。避免劇烈運動,以免因大汗而傷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