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養生重點一次看:飲食宜潤燥健脾、調養身心避免憂鬱

▲蜂蜜、梨子有助於滋陰潤肺。(圖/Unsplash,以下同)

記者曾怡嘉/臺北報導

雖說今日天氣仍熱,但卻已進入立秋,代表轉向涼爽秋季的開始,身體也進入由「發散」轉向「收斂」的階段,此時養生調理尤爲重要,飲食首重潤燥健脾,防暑防燥雙管齊下,同時穩定情緒,避免秋季憂鬱。

#飲食注重潤燥健脾

立秋後,氣候漸漸乾燥,容易引起喉嚨幹癢、皮膚乾燥等「秋燥」症狀。建議此時飲食宜多攝取滋陰潤肺的食物,如白木耳、梨子、百合、蓮藕、蜂蜜等,有助於養肺潤燥,同時可適量加入健脾的食材如山藥、南瓜、紅棗,有助於強化消化系統,提升免疫力。

#早睡早起防憂鬱

立秋後晝夜溫差漸大,建議調整作息,早睡可養陰、早起可順應陽氣回升,避免晚睡耗傷陰精。此時最好避免過度熬夜或情緒波動,以防秋季情緒抑鬱。

#防暑防燥要注意

雖然進入立秋,但天氣仍悶熱難耐,此時應避免過度進補,以免上火;也不宜立即穿得太多,應根據氣溫變化增減衣物,避免受涼。

#適度運動、舒緩身心

立秋後建議選擇溫和的運動,如散步、太極、瑜伽等,有助於促進新陳代謝、提升肺功能,同時穩定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