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吸菸「同儕影響機率增17倍」 國健署:尼古丁成癮恐傷腦
▲國健署提醒,同儕吸菸是影響青少年吸菸行爲的重要因素。(圖/達志影像)
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
青少年時期是養成吸菸行爲的關鍵階段,根據國健署調查顯示,同儕是影響的重要因素,若周遭有吸菸的朋友,其機率大幅提高,甚至比沒有吸菸朋友的青少年高出17.5倍。
國健署菸害防制組組長羅素英指出,爲守護各階段在校學生及兒少的健康,自112年3月22日修正施行的《菸害防制法》,進一步擴大禁菸場所範圍,尤其增加大專院校,幼兒園、託嬰中心及居家式托育場所等,全面將各級學校及幼托場所納入禁菸範圍。
研究顯示,青少年時期是養成吸菸行爲的關鍵階段,此時社交圈逐漸擴大,青少年在各種社交場合中有更多機會接觸到各類菸草與尼古丁產品。此外,青春期階段,青少年的大腦對尼古丁的成癮作用更加敏感,並影響學習、記憶等心肺及腦部功能。
青少年容易受到同儕吸菸行爲影響,根據112年青少年吸菸行爲調查顯示,若周遭有吸菸的朋友,其開始吸菸的機率大幅提高,甚至比沒有吸菸朋友的青少年高出17.5倍(國中生22.7倍、高中職學生13.1倍);此外,未曾吸菸學生中,有17.9%表示,未來一年內好友提供紙菸時,自己可能會吸菸(國中生13.6%、高中職學生21.9%)。
羅素英提醒,由調查可知,同儕吸菸是影響青少年吸菸行爲的重要因素,朋友是青少年在社交中不可或缺一環,若身邊好友有吸菸行爲,可能會削弱青少年對煙品危害的認知與警覺心。
爲因應傳統煙品及新類型產品(如電子煙、加熱式煙品等)對青少年健康危害,國健署也與教育部攜手合作,推動校園菸害防制工作,由教育部頒佈「校園菸害防制實施計劃」,針對年輕族羣開發特色宣導教材,提升青少年對菸害防制的健康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