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領域報告發布 中國加速佈局綠色能源新賽道

中國日報7月15日電(記者 李靜)週一,在中國化工學會主辦的國際化工創新展覽會上,《中國氫能技術發展研究報告2024》和《可再生能源制氫發展現狀與路徑研究報告2024》兩部氫能領域研究報告正式發佈。此次活動由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氫能分會、中能建氫能源有限公司聯合中國經濟出版社共同在京舉辦,來自政府機構、科研院所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代表參會,共議氫能技術創新與產業化發展路徑。

《中國氫能技術發展研究報告2024》由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氫能分會牽頭,聯合30餘家龍頭企業及科研院校歷時一年編撰完成,系統梳理了氫能產業鏈各環節的技術路線、核心裝備及國內外發展水平,涵蓋制氫、儲運、應用等關鍵技術領域。

《報告》預測了氫能在交通、化工、能源、冶金領域的發展趨勢,並對我國氫能產業鏈發展提出建議。

同期發佈的《可再生能源制氫發展現狀與路徑研究報告2024》聚焦“綠氫”產業化難題,提出四項政策建議,包括構建全國性支持政策體系、完善財稅激勵措施、推動區域管理機制創新等。

中能建氫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李福建指出:“發展可再生能源制氫是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的必然要求:氫能是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有力支撐,可再生能源制氫是氫能產業綠色低碳發展的必由之路,綠氫是建設高比例新能源供給消納體系的重要支撐。”

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氫能分會創始人兼秘書長張宇表示:“氫能不僅是技術問題,更是社會共識問題。”活動現場,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氫能分會發起《關於推動開展氫能公衆傳播的聯合倡議》,呼籲各界共同打造權威易懂的科普矩陣,構建全場景信息觸達網絡、多方聯動的傳播生態,加強氫能知識的傳播。倡議書強調,需通過跨界合作消除信息壁壘,助力氫能成爲綠色轉型的“新引擎”。

與會專家普遍認爲,隨着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和技術成本下降,氫能將在交通、工業、儲能等領域加速滲透。中國經濟出版社黨委書記毛增餘表示,兩份報告的發佈爲產業提供了從技術到政策的“工具箱”。他表示:“氫能作爲全球能源轉型的關鍵方向,其技術突破與產業化進程對實現“雙碳”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據悉,2025年我國氫能產業規模有望突破萬億,可再生能源制氫項目已在西北、華北等地規模化落地。未來,行業將重點突破低成本電解水制氫、安全儲運等關鍵技術,推動氫能進入商業化應用快車道。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