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大通:創新打造三類特色“共富工坊”

原標題:青海大通:創新打造三類特色“共富工坊”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日前,記者從西寧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瞭解到,大通縣以冷涼蔬菜、非遺、護工服務爲載體,創新打造農業、文化、勞務三類“共富工坊”,構建多元增收體系,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在農業領域,大通縣通過“土地集約+產業聯動”模式,推進“統種共富”計劃,建成冷涼蔬菜、綠色糧油等示範基地,推廣標準化種植技術,拓展粵港澳大灣區銷售渠道。同時,打造“老爺山蔬菜”等區域品牌,配套冷鏈配送中心,形成“土地流轉+務工收入+產業分紅”的增收機制,讓農民共享產業發展紅利。

文化方面,依託“活態展現+產業轉化”路徑,大通縣深挖民族與非遺資源,藉助東西部協作機制、《門源大通互助高質量協同發展框架協議》等,設計非遺旅遊線路,開發農文旅融合產品,搭建“民族特色非遺工坊”應用平臺。同步建設青年就業創業和大學生孵化基地,吸引青年返鄉,讓文化資源轉化爲富民資本。

勞務領域則以“標準引領+品牌輸出”爲抓手,發揮全國首個護工團體標準優勢,圍繞母嬰護理、高原康養等領域,加強與省外企業合作,打造“江源巧姑”護工品牌。通過開設“雙語”技能培訓、拓展京津冀等市場,提升勞務輸出規模與質量,讓“大通護工”成爲縣域就業增收的金字招牌。

(來源:青海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