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水雲和打造農旅融合式“共富工坊”助農增收

麻東君、陳雅雯、潘悅、項大聖

連日來,每當晚風拂過,一輛輛汽車有序地駛進麗水雲和長汀村,長汀沙灘便迅速熱鬧起來。村裡30多個攤位攤主早已擺好琳琅滿目的商品,熱情地迎接各地遊客。

“這兩天,天氣熱起來,晚上游客明顯更多了。”攤主劉大伯說,這已經是他在家門口擺攤的第9年,靠着售賣沙灘玩具、沙灘用品等,月均可增收3000餘元。

劉大伯是雲和縣石塘鎮長汀村百餘名在家門口實現增收的村民之一。2022年,長汀村以“好景色、好經驗”爲基礎建立點沙成金農旅融合式“共富工坊”,圍繞鄉村旅遊核心,探索“集體運營+村民參與+文旅企業聯動”發展模式,盤活村莊閒置用地,打造休閒遊樂園、夜市攤位、高端民宿等一批示範造血業態,並引導村民將自家的農產品和旅遊項目緊密結合,切實將增收致富場景拓展到家門口。

以農興旅,以旅助農。近年來,雲和縣積極發揮農旅企業、家庭農場、農創客等資源優勢,通過整合文化、生態與產業資源,推出了特色民宿、果蔬採摘、農作體驗、手工製作等特色的農旅融合式“共富工坊”,探索出一條“山水人文共富”創新路徑。目前,雲和全縣共建成“白鶴尖”“梯田稻夢”“大田莊園”等20家農旅融合式“共富工坊”,吸納就業羣體1800餘名,實現人均年增收2.4萬餘元。

自2022年成立以來,鳳凰山街道新嶺村畲桃裡桃園“共富工坊”積極探索“黨組織+村集體+農戶”產業發展模式,打造以桃花爲特色的產業鏈,吸收村內低收入人羣和閒置勞動力就業,變“小作坊”爲“致富坊”。今年3月份桃花盛開至今,該工坊已累計接待遊客1萬餘人次。

“‘共富工坊’的核心在於激活鄉村內生動力,而非簡單‘輸血’。”雲和縣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雲和將通過“共富工坊”創建,把農村資源優勢、生態優勢、文化優勢轉化爲產品優勢、產業優勢,推動農文旅融合快速發展,走實鄉村振興共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