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費歇爾機械 晶圓加工新設備

專利的LaserSUITE360 CAM軟體,使用者可靈活建構任意邊緣輪廓與晶圓尺寸,從設計到執行加工,一氣呵成。圖/喬治費歇爾機械提供

在推動全球高運算低功耗、邊緣運算/感知、低延遲通訊、系統級封裝(SiP)產品的浪潮中,喬治費歇爾機械隆重發表最新技術成果──LASER S 500 U雷射加工機,將帶領晶圓微加工邁向全新境界。

LASER S 500 U是一款專爲晶圓、半導體、AI應用所打造的先進雷射設備,突破傳統機械加工的限制,在高硬度材料的製程上展現卓越表現。相較於傳統以鑽石砂輪進行的磨削方式,LASER S 500 U以非接觸式雷射技術提供無與倫比的加工精度與一致性,從根本上解決了工具磨損、不均勻切削與高失效率等產業痛點,結合廠內既有設備,提高成功率、縮短時間、降低成本、客戶滿意,同時滿足。

隨着AI晶片提升性能,在電動車、再生能源、通訊、國防及資訊科技(ICT)等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利用材料其優異的導熱性、機械強度與寬能隙特性,使其成爲高功率電子元件的首選。然而,碳化矽晶圓(SiC)、陶瓷硬脆材的高硬度與脆性,對加工製程提出極大挑戰,也使傳統矽晶圓加工技術及現有設備無法勝任。

LASER S 500 U正是爲這些挑戰而生。其具備高動態運動控制、精準熱穩定性與業界首屈一指的加工重複性,能有效處理各式Wafer edge輪廓,例如R、C、弧型設計,並完全符合SEMI標準。透過專利的LaserSUITE360 CAM 軟體,使用者可靈活建構任意邊緣輪廓與晶圓尺寸,從設計到執行加工,一氣呵成。

更令人振奮的是,LASER S 500 U具備嵌入式攝影機系統,可辨識晶圓關鍵加工區域與追蹤識別號,讓報廢的八吋晶圓轉化爲六吋新品、重獲價值,實現智慧製造與材料再利用的雙重效益,實行ESG永續之企業責任。

在效率方面,LASER S 500 U更將傳統數小時的加工時間壓縮至數分鐘,大幅提升生產效率,同時省去昂貴的磨削刀具費用,爲企業帶來具競爭力的單件成本。

爲了讓更多業界夥伴親身體驗該項突破性的技術,喬治費歇爾機械邀請業者參觀在2025臺灣國際雷射展,南港展覽館2館1F,攤位號碼:P804,現場將展示LASER S 500 U以及最新晶圓雷射加工解決方案,該公司的技術專家亦將提供一對一說明與應用諮詢,進而共同攜手邁向高效率、低風險的晶圓製造新時代,見證微加工未來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