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美國市佔 臺積、三星加速建廠

臺積電在亞利桑那的第二與第三座晶圓廠原本分別預計於2028年和2030年投入量產,製程涵蓋3奈米與2奈米。近日外媒報導,臺積電已決定將建廠時程提前「好幾季」,以應對美國市場對智慧型手機與AI晶片的龐大需求。

臺積電董事長魏哲家表示:「新廠完工後,約有30%的2奈米及更先進製程產能將設於亞利桑那,這將在美國形成一個獨立的先進製造聚落。」

臺積電自2020年起投入120億美元於亞利桑那建廠,並獲得拜登政府依《晶片法案》提供的66億美元補助。臺積電近期更宣佈未來四年內追加1,000億美元投資,用於擴張美國產能。此舉被外界解讀爲臺積電迴應蘋果等客戶對美製晶片的期待,儘管要完全實現「美國製iPhone」仍有技術與人力瓶頸。

另一方面,韓媒《Fnnews》也報導三星開始從韓國總部調派精通製程、設備、良率等領域的專業人員前往德州泰勒市的晶圓廠。該廠無塵室工程已於近期重啓,顯示三星正全力衝刺明年第一季啓動量產的目標。

三星德州廠計劃生產2奈米GAA(環繞閘極)製程晶片,市場普遍猜測三星已接獲大量美國客戶訂單,可能包括高通、特斯拉或輝達等科技巨頭。然而,良率仍是三星必須克服的一大挑戰。

根據《Wccftech》分析,三星目前2奈米制程的良率仍低於30%,與臺積電約60%的水準仍有明顯差距。三星目標是年底將良率提升至70%,以吸引更多高端訂單,對抗臺積電的技術領先地位。

隨着兩大晶圓代工龍頭加快在美國部署2奈米產能,美國先進半導體制造競賽全面升溫。雖然短期內還是難與臺灣本土產能相比,但臺積電與三星的行動已明確展現全球晶片供應鏈重組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