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攻主權AI 瓩級散熱系統打入AMD

超微(AMD)擬推新一代AI高效能晶片,經濟部補助工研院開發出瓩級散熱系統,比現行業界高出5成效能。圖左爲經濟部技術司長邱求慧與工研院主管。(經濟部提供/王玉樹臺北傳真)

算力靠散熱,臺灣要藉「瓩級散熱系統」打造主權AI!經濟部18日公佈,工研院成功研發「雙相浸沒式冷卻系統」,可提升晶片散熱能力5成,後續預計打入全球IC設計大廠超微(AMD)新一代AI高效能晶片供應鏈,進入商業應用。

經濟部技術司預估,若全球資料中心都採用此散熱技術,每年預估能節省超過1000億度電,相當臺灣家庭一整年用電。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喊出「主權AI」,經濟部技術司長邱求慧表示,這個主張是每個國家都應該發展自己的算力、資料集、語言模型,建立自己的AI基礎設施。如果我們可落實主權AI,就能強化自己在全球人工智慧產業競爭力。

臺灣想建立主權AI,散熱系統是一個機會。他強調,未來高算力就要靠散熱,工研院在晶片散熱這塊,國際知名度很高,連英特爾都發給散熱實驗室證明。當AMD想推出新一代高功率AI晶片時,爲確保高速運算能維持最佳效能,透過供應鏈尋求工研院的研發合作。

最終該院打破業界單相浸沒式冷卻僅1000W(1瓩)散熱技術瓶頸,開發出「雙相浸沒式冷卻技術」,能提供1500W以上的散熱能力,也就是多出50%。這項技術能確保晶片在高負載環境下維持穩定運作,加速大型語言模型(LLM)的訓練與推理。

國際能源總署(IEA)預測,到2026年,全球資料中心的用電量將超過1000GW(百萬瓩),等於日本一整年的用電需求。技術司指出,在AI伺服器的能耗中,僅60%轉換爲運算電力,其餘40%都是系統產生的廢氣熱能。

工研院正攜手其陽科技、一詮精密、廣運、復盛精密、訊凱國際、技嘉科技等國內企業,打造完整的AI伺服器散熱供應鏈生態系,加速關鍵技術的商業化應用。邱求慧指出,「雙相浸沒式冷卻系統」接下來會技轉給AMD旗下臺廠供應鏈,就能協助這家公司建置新一代高效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