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調零關稅政府持審慎態度 卓榮泰:僅是起始談判立場

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建議,應比照APEC模式,由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代表臺灣對美談判,爭取最大產業利益。(摘自國會頻道)

面對美國對臺加徵32%重稅,行政院長卓榮泰11日赴立法院專案報告。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建議,應比照APEC模式,由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代表臺灣對美談判,爭取最大產業利益。卓榮泰未正面迴應,僅強調行政院持續與業界溝通,將全力守住高科技優勢與本土產業命脈。

傅崐萁指出,去年度我國對美出超達649億美元,但主要集中於半導體與資通訊產業,光臺積電與聯電出口總額即超過620億美元,其他傳統產業實爲入超,卻一併遭到32%懲罰性關稅,極不公平。

傅崐萁提到,農漁產業對美反而是順差,去年出口包括蝴蝶蘭、茶葉、毛豆、鬼頭刀等項目,卻也面臨波及風險,「若連農漁民都保護不了,臺灣還剩什麼?」

傅批政府談判邊界模糊、數據混亂,呼籲行政院應重新盤整對美投資策略,並借重張忠謀過往代表臺灣出席APEC的經驗出馬談判,只要對臺灣有幫助,就應廣開善門、放手一搏。

對此,卓榮泰迴應表示,政府從未忽視談判佈局與內部產業的實質衝擊。首先,農業本就爲逆差產業,在談判上反而具備合理訴求空間。農業部已啓動風險評估,將配合進一步協商擬定補償與緩衝機制。他強調,「農漁優先」始終是行政院不動的立場,無論是對美關稅談判或內部紓困預算編列,都將以保障弱勢產業爲先。

卓榮泰表示,對於外界關切的臺美零關稅與非關稅障礙問題,政府仍持審慎態度。零關稅僅是起始談判立場,未來牽涉到條件交換與產業互補。他指出,臺灣出口至美國的工業產品約1114億美元,其中65%爲電子資通訊產業,且部分項目仍享有關稅豁免,未來仍須因應美方後續政策調整。

至於談判代表人選與策略安排,卓榮泰未正面迴應張忠謀是否合適出馬,但強調行政院目前正展開產業之旅,廣泛與各業者、工協會面對面座談,企業界普遍支持根留臺灣與臺灣+1政策,行政院將綜合業者意見、風險評估與國際情勢,作爲後續談判基礎。

傅崐萁最後提到,也希望政府在談判時,不能讓國人健康打折。卓榮泰迴應,臺灣將堅守「科學認證、國際標準、本地嚴審」三道防線,確保任何協議不損及國人健康。他承諾,行政院將持續向立法院報告談判進展,也願傾聽各界建議,確保此次衝擊不致擴大爲全面性產業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