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五名廠商上半年電池片出貨87.8GW TOPCon佔比近九成

行業諮詢機構InfoLink發佈的調研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前五大電池片供貨商的全球總出貨量約87.8GW,相比去年同期增長約12.5%。排名前五的廠商分別是通威股份、中潤光能、英發睿能、捷泰科技和愛旭股份,相比2024年的排名,僅英發睿能與捷泰科技位置互換。

幾項值得關注的信息顯示,2025上半年,中潤光能中國生產基地仍持續出貨PERC電池片,同時持續推進技術路線升級與產品迭代。此外,老撾基地作爲全球貿易環境大幅變化前的最佳輸美路徑之一,亦爲其帶來可觀出貨量。

上半年,英發睿能N型電池片出貨量達到全球前二,自去年起與隆基綠能展開BC電池技術合作後,英發睿能已於今年二季度開始推進BC電池片出貨,成爲全球第一家外銷BC電池片的專業電池廠。

此外,愛旭股份BC電池主要用於自家組件產品,因此未納入電池片出貨統計中。不同於國內多數電池片廠家,愛旭股份並未大規模轉往TOPCon技術,上半年PERC仍是其電池片出貨主力,P型電池出貨佔比仍高達70%。

InfoLink數據顯示,在上述前五名廠商中,TOPCon電池片作爲當前最普及的技術路線,出貨佔比達到88.3%,PERC電池片出貨佔比約爲11.2%,而BC電池片由於在初步發展階段,其出貨佔比仍不足1%。

值得一提的是,2025上半年TOPCon電池片中,210RN尺寸的出貨佔比已達約31.4%,相比去年同期僅佔約8%,顯示其市佔正快速擴大。InfoLink認爲,隨着終端市場對該尺寸接受度提升,國內多數電池廠也於今年陸續將18XN等小尺寸產線轉爲生產210RN,以及時跟進愈發明確的市場趨勢。

回顧今年以來電池片市場變化,3月,受國內搶裝潮帶動,需求短期上揚,TOPCon各尺寸電池片價格一度回升至0.3元/W以上。然而,隨着政策利多逐步退場,行情迅速反轉,7月初,電池片價格跌至歷史低點,最低僅剩0.23元/W至0.24元/W,多數企業銷售價格已接近現金成本邊緣,生存壓力驟增。

不過,隨着一系列“反內卷”措施陸續出臺,爲產業帶來正向信號。InfoLink認爲,長遠來看,政策有望引導光伏行業走出供過於求的困境,並將行情逐步引導至健康、可持續的經營水平。對處於上下游價格夾擊中的電池片企業而言,有助於緩解虧損壓力,推動整體營運結構的修復與改善。

“政策效應的顯現與市場回暖仍需時間。”InfoLink也提醒說,短期內,預計終端需求尚不足以支撐供應鏈價格大幅回升,行業競爭態勢依舊激烈。該機構認爲,面對這場歷時已久的技術與成本競賽,光伏產業正站在變革的前夕。唯有能夠精準應對挑戰、強化品牌競爭力,並靈活適應全球政經局勢的企業,才能在動盪中站穩腳步,打造競爭優勢,迎來新一輪的成長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