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涉國家歷史定位 雲林水林鄉志啟動編纂受矚目
被傳爲開臺第一莊的雲林縣水林鄉啓動鄉志編纂,鄉公所昨邀集地方各界展開文獻史料研討。記者蔡維斌/攝影
被傳爲顏思齊開臺第一莊的雲林縣水林鄉,昨啓動鄉志編纂,因顏思齊開臺史仍備受爭議,鄉志牽涉國家歷史定位格外造成矚目。負責編纂的臺灣經濟研究院博士遊維真指出,顏史將是內容的重中之重,會盡力符合史實。
水林鄉傳爲顏思齊登陸地點,當地水北村顏厝寮設有「十寨」,因而有「開臺第一莊」之稱,遊維真指出,有關顏思齊的登陸地點和時間,多年來除地方口傳軼聞,也有不少考古和研究文獻,未來將採取傳說與文獻分編方式同步記錄,以符合史實。
水林鄉公所啓動鄉志編纂,鄉長張東凱主持,昨邀地方耆老、村長、文史人士和編纂小組進行研討,張東凱說,水林鄉在開臺史具獨特地位,編纂格外慎重,委由臺灣經濟研究院承辦,預計到2027年、共19個月完成。
同爲水林鄉人的縣府文觀處長陳璧君說,縣府將以5年5500萬元做縣誌編纂,而目前全縣20鄉鎮市只有斗六、虎尾、北港、西螺、口湖、四湖、古坑完成鄉鎮志,以每鄉鎮400萬元陸續完成各鄉鎮志編纂,這也是未來地方史教材重要依據。至於鄉志關係到顏思齊開臺史,過去做許多調研、邀請中研院研討並獲得相關結論,都可作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