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白宮官員撰文籲:美國不該在川習會改變對臺立場
前白宮國安會臺灣事務主任樸雄(Marvin Park)和華府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研究員薩克斯(David Sacks)在「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上以「臺灣是非賣品」(Taiwan Is Not for Sale)爲題撰文,並於22日刊出。圖/翻攝外交事務網站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表示,他認爲川習會會討論到臺灣議題,前白宮國安會臺灣事務主任樸雄(Marvin Park)撰文表示,預期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希望在談判中要求美國減少對臺支持,不過樸雄認爲說,美國對臺政策有任何變動都是巨大的錯誤,恐造成區域的動盪,並認爲美國的目標應是恢復美國聯邦衆院前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2022年訪臺前的臺海情況。
樸雄和華府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研究員薩克斯(David Sacks)在「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上以「臺灣是非賣品」(Taiwan Is Not for Sale)爲題撰文,並於22日刊出。
針對川普即將在月底與習近平在南韓見面,文章認爲,美中將立即聚焦在緩解兩國祭出的出口管制和關稅威脅,不過雙方也可能考慮更進一步重置美中關係,不只是穩定經貿關係,同時可能重新評估地緣政治燃點,尤其是臺灣。
文章指出,川普本週也表示,他預期川習會有可能會討論到臺灣。
文章表示,習近平有可能在美中談判中要求美國減少對臺灣的支持,包括降低支持臺灣參加國際組織、限制對臺軍售,甚至可能要求川普改變美國對臺政策,公開表示反對臺灣獨立;文章舉例說,中國有可能以貿易和投資作爲交換,承諾提供美國企業更多市場通路,以及採購更多美國產品來讓川普點頭。
不過,文章認爲,美中若達成這樣的協議,對美國來說是巨大的錯誤,指就算美國政策做出很小的改變來迎合北京的立場,都可能爲區域帶來動盪。
文章表示,如果川普改變對臺立場,中國有可能利用這樣的改變,營造出美國不信任臺灣賴政府,並強化臺灣不能依賴美國,必須與北京達成協議的論述。
文章表示,一個強大且對美國支持有信心的臺灣是地區維持和平的關鍵因素,川普不該回避在川習會中談到臺灣,但川普應該用他的籌碼來對抗中國的侵犯和重建臺海現狀的意圖;文章認爲,過去已經證明,這樣的態度對於減少兩國誤判是有用的。
文章認爲,美國的目標應是一步一步恢復裴洛西2022年訪臺前的臺海現況,指華府應該施壓北京,要求他們將軍隊、海巡和監視船隻移出鄰接區、減少軍演的頻率和規模、避免跨越臺灣海峽中線,同時降低在臺灣範圍內的軍事擴張。
文章認爲說,作爲交換,美國可以承諾減少在區域內的軍事擴張。
文章表示,就算北京不同意美方的建議,這不但揭露北京的意圖,也給整個區域傳遞一個重要的訊息:美國不希望在臺海開戰,且致力於防止戰爭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