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對美強勢反制奏效 前白宮官員預測川習會鹿死誰手

在第一任期期間,美國總統川普經常以威脅與友好交雜的方式,讓北京感到挫折。然而如今,北京似乎已掌握破解之道。(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在第一任期期間,美國總統川普經常以威脅與友好交雜的方式,讓北京感到挫折。然而如今,中國領導人似乎認爲自己已經掌握破解之道。專家也透露,本次的川習會將如何達成談判目標。

《華爾街日報》報導,據接近北京決策人士的人士表示,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已拋棄中國傳統的外交劇本,重新量身打造一套專門針對川普的策略,並展現出更加自信與強勢的態度。消息人士指出,這套新策略的核心,是迎合川普自認「交易高手」的自我形象,在川普特別關注、媒體關注度高的議題上向美方釋出讓步,例如熱門影音平臺TikTok的命運。

但當川普政府打擊北京時,中方則決定以更強硬手段反擊,藉此在談判中掌握槓桿,並展現力量與難以預測性——他認爲這些正是川普所欣賞的特質。美中兩位領導人預計下週四在南韓會面。

熟悉北京思路的人士說,習近平的戰略轉變,正是取材自川普的「極限施壓」手法:以壓倒性經濟制裁威脅敵友、迫使對方就範。過去中國對美方貿易攻勢多采取對等反制,但如今的報復性措施設計得更嚴厲,意在提高代價、強化威懾。

消息人士指出,中方的新理念是:美國必須接受中國大陸實力已然崛起的現實。在稀土問題上,北京深信中國大陸握有無可爭議的王牌,足以迫使美國做出重大讓步。

然而,中方的策略也存在反效果風險。這種手段讓華府的對中強硬派找到更多理由,推動美國擺脫對中國大陸的經濟依賴。歐洲與亞洲盟友同樣感到不安,因爲它們的工業同樣高度依賴稀土,這種強硬施壓加深外界對中國大陸成爲全球舞臺上不可預測行爲者的擔憂。

知情人士透露,北京的這套新戰略正逐漸在華府奏效,如今內閣官員在向川普提供建議時,都會更加「精挑細選」,決定哪些內容要呈報、哪些暫時按下不表。

川普週三表示,他計劃在下週於南韓的會面中,與習近平討論中國大陸購買俄國石油的問題。對此,美國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學者韋德寧(Dennis Wilder)在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舉辦的線上座談指出,這次川習會雙方可能不會有突破性協議,但將在具體問題上採取「戰術性決定」,例如川普可能暫緩對中國大陸商品加徵100%關稅,而中方則可能放寬對稀土出口的嚴格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