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技術加持 廣靈西甜瓜產業帶動農戶增收
帶動周邊農產品基地近10萬畝,拉動五千多戶農戶穩定增收,直接吸納就業超千人。8月12日,在北京舉行的“靈土育佳果、夏瓜最廣靈”西甜瓜上市推介會上,山西大同廣靈縣用一組數據展示了當地西甜瓜產業發展的成果。在引入百果園BLOF生態種植技術後,廣靈縣西甜瓜產業持續升級。
山西大同廣靈縣年均日照近2800小時,西瓜種植季5月到9月的平均晝夜溫差達15℃,沙壤土硒含量是國標的1.8倍,多項指標達到全國最優水平,屬於西甜瓜優質種植區。然而,傳統西甜瓜產業面臨粗放“遊牧式”種植的困境:在同一塊地連續種植西瓜2年以上,土質惡化和病蟲害問題嚴重,必須重新擇地。
爲了讓種植戶告別持續搬遷,2023年以來,廣靈縣與百果園共建全國首個應用BLOF技術的大型西甜瓜常年種植基地,下大力氣涵養改良土壤生態系統,實現西甜瓜綠色永續種植。
山西大同廣靈縣委書記董雄偉介紹,廣靈縣政府先後投入五千萬元資金,撬動企業投資1.3億元,建成2萬畝種植基地及育苗基地等配套設施,形成垂直一體化產業鏈。西甜瓜產業連接帶動周邊農產品基地近10萬畝,拉動5千多戶農戶穩定增收,直接吸納就業超千人,並帶動產地倉儲、冷鏈物流、肥料加工等關聯產業循環發展,實現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多贏”。
政企合作共促鄉村振興的“廣靈模式”也正逐步在全國複製開來。除了山西,百果園BLOF生態種植技術還在寧夏、江蘇、雲南等果品重要產區推廣使用。2025年,寧夏中衛引進百果園BLOF生態種植技術,政企聯合打造全國首個BLOF生態種植硒砂瓜基地。百果園相關負責人介紹,此舉已爲沙坡頭區當地農戶帶來每畝500-1000元的增收,實現了生態助農的可持續模式。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張鑫
編輯/周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