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穩回升、“賣服務” 多地“新春第一會”推動房地產開創新局面
每年“新春第一會”具有“風向標”的意義,不僅爲經濟發展指明瞭方向,更是觀察房地產發展的一個窗口。在多地召開“新春第一會”中,提及房地產市場的發展方向,甚至明確責任分工,旨在擂起催徵鼓、吹響衝鋒號。
2月5日,國家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鄭柵潔在署名文章中提及“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與此同時,多個省市提及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並且給出了具體方向和工作重點。
比如,重慶提出“企穩回升”,深圳提出“房地產投資儘快恢復增長”,湖北提出加快推動房地產從“賣房子”向“賣服務”轉型。對此,業內人士認爲,地方“新春第一會”上提出的有關房地產發展方向的內容,充分顯示出各地對於今年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的決心很大。
積極推動:企穩回升、投資儘快恢復增長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多地在推動創新發展的同時,也聚焦房地產領域的發展方向。
在重慶市委召開的“新春第一會”上,重慶市委書記袁家軍強調,要推動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全力推動房地產和建築業企穩回升。
這也透露出未來重慶對房地產行業的支持態度。值得關注的是,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此前印發《重慶市推動經濟持續向上向好若干政策舉措》的通知,明確表示將完善重慶市個人住房房產稅試點政策,不再將市外人員購買普通住宅納入徵稅範圍;推動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白名單”項目擴圍增效,支持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收購困難房企項目不良貸款等。
據重慶市住房城鄉建委數據顯示,2025年春節期間(1月28日至2月4日),重慶中心城區商品房日均成交量同比增長25.5%。另外,1月重慶市二手房成交25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2.3%;中心城區二手房成交13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5.0%。從數據來看,標誌着重慶樓市正在走出調整期。
相比之下,深圳的表述更爲積極,明確指出增長的預期。2月6日,深圳市委常委會召開擴大會議,在提及投資要切實實現較好的增長時,強調推動產業投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基礎設施投資優化結構加快進度提高速度、房地產投資儘快恢復增長等。
房地產投資的動力來源於市場需求。此前,在一系列政策優化帶動下,深圳新房市場多次出現“日光盤”現象,市場活躍度明顯提升。
據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深圳2024年四季度新房成交規模同比增長142%;2024年四季度二手住宅成交套數同比增長128%,其中12月二手住宅成交8282套,創近51個月(自2020年10月以來)月度新高。而2025年1月深圳樓市仍保持較高活躍度,新房銷售面積爲4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12%,二手房成交4554套,同比增長32%。而從房價表現來看,深圳自去年四季度以來,二手房價格逐步趨穩,客戶預期出現改善。
構建新模式,“賣房子”轉向“賣服務”
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仍是很多地方的目標。在浙江省“新春第一會”上,浙江省省委書記王浩強調,大力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持續釋放“兩新”政策效應,拓展消費新業態新場景,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加快釋放消費潛力。
從目前來看,經過多年持續探索,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的主要方向、重點工作逐漸清晰。在中指研究院企業研究總監劉水看來,2025年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的構建或出現積極變化,如核心城市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給,“好房子”供給或出現明顯放量,多地逐步推進現房銷售試點等。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構建也將爲企業提供更多發展契機,實施“輕重並舉”戰略、強化產品力等均是重要方向。
與上述城市定調房地產市場的發展方向不同,更多城市則對房地產市場給出了具體的工作內容。
對於構建新模式,2月6日,湖北省住建廳在召開“勇當支點建設住建尖兵動員大會”上提出,緊盯返鄉置業、教育置業、改善性置業“三個置業”激活需求,聚焦供給模式、供給主體、供給產品“三個轉型”優化供給。與此同時,湖北提出加快推動房地產從“賣房子”向“賣服務”轉型。
河南省則對2025年重點工作進行分解並明確責任單位。2月5日,在河南省發佈的《關於明確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2025年重點工作責任單位的通知》中,對於加力穩住樓市,明確提出用好地方政府專項債支持盤活閒置存量土地、新增土地儲備以及收購存量商品房等政策,新增保障性住房5.7萬套;充分發揮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作用,推動“白名單”項目擴圍增效,全面完成保交房項目交付任務;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建設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拓展“物業+生活服務”等。
從河南省提出的“盤活閒置存量土地”“白名單項目擴圍增效”“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來看,均是2025年房地產政策的發力點。
業內:市場持續回穩仍需政策加力支持
值得關注的是,上海“新春第一會”發佈了優化營商環境8.0版行動方案,共58條任務舉措行動方案。其中,與房地產相關的內容,包括優化不動產登記服務流程,提升不動產登記網辦比例,提升“一站式施工許可”“一站式綜合竣工驗收”等改革成效。同時,聚焦新市民、青年人的租賃需求堵點、痛點和難點,完善多層次保障性租賃房供應,加大各類人才公寓、租賃房和過渡性“客棧”等供給,打造一批“新時代城市建設者管理者之家”。
對此,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認爲,地方政府“新春第一會”對全年工作部署有風向標意義,其中提及房地產相關內容,說明其對地方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性。
“各地的房地產政策表述,充分顯示出對於今年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的決心很大,將更好地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嚴躍進表示,目前各地關於房地產的表述主要在以下領域中體現,包括穩增長、提振消費、防範風險、城鎮化、惠民生等領域。
對於當下房地產市場的短期走勢,中指研究院研究副總監李益峰表示,由於去年同期新房成交規模爲近年較低水平,在低基數影響下,預計今年一季度樓市整體成交量同比或將保持平穩;二手房受部分小區價格逐漸調整到位及核心城市業主預期改善影響,成交量有望保持一定規模,價格跌幅有望繼續收窄,但市場持續回穩仍需政策加力支持。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袁秀麗
編輯 楊娟娟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