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訴草甘膦的美國律師,原來是壞人!
在深入探討草甘膦與轉基因關聯的過程中,一系列圍繞草甘膦致癌訴訟的爭議性事件浮出水面,其中律師Timothy Litzenburg的所作所爲堪稱卑鄙至極,完全背離了律師應有的職業道德和法律準則,將這場本應基於科學與事實的訴訟攪得烏煙瘴氣。
起初,Litzenburg代表前學校場地管理員約翰遜起訴農業巨頭孟山都(孟山都已經被德國拜耳集團收購),狀告其生產的草甘膦除草劑“農達(Roundup)”可能致使約翰遜身患癌症。這起訴訟一審勝訴後,約翰遜起初獲賠2.89億美元,後續和解金額降至780萬美元。值得一提的是,該案件並未完結,美國法院後面又推翻了一審。
當初案件一經宣判,便迅速引發廣泛的民間關注,一時間草甘膦致癌之說甚囂塵上,公衆對草甘膦及相關農業技術憂心忡忡,許多人甚至開始抵制含有草甘膦的產品。
然而,2019年發生的事情卻讓人大跌眼鏡。
Litzenburg被美國司法部門指控敲詐勒索。他聯繫了一傢俬營化學制造商(公司1)以及在2018年收購了公司1的一家上市公司(公司2),聲稱他們生產的家用除草產品中的化學物質存在巨大隱患,會讓公司面臨潛在的高額賠償責任。隨後,他便開始了一系列令人不齒的操作。他威脅公司,稱要尋找人起訴他們,還獅子大開口索要2億美元的“諮詢費”,並表示只要公司支付這筆鉅額費用,他就停止尋找潛在原告。
爲達目的,這個律師多次通過電話、郵件以及與公司律師會面等方式提出要求,甚至在郵件中宣稱這2億美元與公司可能面臨的額外訴訟賠償相比,是“非常合理的價格”,還恐嚇公司若不滿足要求,便會引發“公關噩夢”,導致公司股價下跌40% 。
這種公然的敲詐勒索行爲,充分暴露了他貪婪的本性。
消息曝光後,輿論一片譁然,公衆對Litzenburg的行爲予以強烈譴責。而在美國各界,更是掀起了對他的激烈抨擊。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卡爾·安德森對媒體表示:“科學研究是嚴謹的,草甘膦經過大量科學驗證,其安全性有目共睹。Litzenburg這種爲謀取私利,利用公衆對科學的不瞭解,惡意炒作草甘膦致癌訴訟的行爲,嚴重擾亂了科學認知秩序,是對科學的褻瀆。他的行爲誤導了公衆,讓大衆對真正科學的農業技術產生恐懼,阻礙了農業科技的正常發展。”
先鋒模範種業的CEO馬克·湯普森也指出:“Litzenburg的所作所爲是對法律尊嚴和企業信譽的雙重踐踏。他爲了個人私利,不惜編造聳人聽聞的說法,抹黑草甘膦產品。這種行爲不僅損害了孟山都這樣的企業形象,更對整個農業科技行業造成了負面影響。他的行爲讓消費者對農業科技產品失去信任,我們多年來爲推廣安全、高效的農業技術所做的努力,都可能因他的惡行付諸東流。”
生物技術領域的權威專家艾米麗·布朗痛斥道:“從科學角度看,草甘膦與癌症之間不存在必然聯繫,這是衆多科研成果共同證實的。Litzenburg卻無視科學事實,在訴訟中刻意誤導陪審團,這種行爲與科學精神背道而馳。他應該爲自己的行爲負責,還科學和行業一個清白。”
實際上,Litzenburg的惡劣行徑遠不止敲詐勒索這一樁。
在接手草甘膦相關訴訟案件時,他就被多方質疑存在嚴重的誇大行爲。爲了增加勝訴機率和索賠金額,他無所不用其極。他刻意誇大和虛構受害者病情與草甘膦之間的關聯。在準備訴訟材料過程中,對一些證據進行極具傾向性的引導。
比如,受害者約翰遜原本有一些基礎疾病,身體也一直處於亞健康狀態,生活習慣也並不健康,長期吸菸酗酒。但Litzenburg在訴訟材料中,完全忽略這些因素,將約翰遜所有的身體不適症狀,哪怕是一些與癌症並無直接關聯的小毛病,都強行與草甘膦的使用掛鉤。在法庭上,他更是通過極具煽動性的言辭渲染,營造出草甘膦與受害者疾病之間存在必然且直接聯繫的假象 。
更令人不齒的是,有內部人士透露,Litzenburg在代理案件期間,還存在嚴重的不專業和不負責行爲。在爲約翰遜案做準備時,他常常無故缺席籌備會議,對案件的關鍵細節也不上心,多次錯過收集重要證據的最佳時機。在庭審過程中,他的表現也十分糟糕,言辭混亂、邏輯不清,甚至被觀察到行爲舉止異常,疑似受到特殊物質的影響,嚴重影響了庭審的正常進行,最終導致他沒能參與案件的最終審判環節。
不僅如此,他還把手伸向了客戶信息。
在案件處理期間,他私自竊取律所的機密客戶信息,這些信息涉及衆多客戶的隱私以及商業機密。他企圖爲自己成立新律所做準備,全然不顧自己的行爲已經嚴重違反了職業道德和行業規範。他所在的原律所米勒律師事務所,對他提出了嚴重指控,譴責他這種背叛行爲。面對這些指控,Litzenburg不僅沒有反思,還反訴律所對他進行誹謗,雙方爲此陷入了一場激烈的法律糾紛之中。
此類事件讓人們對草甘膦致癌訴訟的動機產生深深懷疑。當像Litzenburg這樣利慾薰心、毫無職業道德底線的人蔘與其中,這些訴訟很可能淪爲利益工具,而非基於科學事實。
這警示我們,面對草甘膦致癌與否等複雜問題,不能僅依賴個別訴訟結果,而應深入探究,以科學研究和權威結論爲依據,避免被不實信息誤導,讓草甘膦和轉基因技術等農業科技的科學性不被歪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