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巨頭”領跑時代或將結束?美銀:市場格局即將重大轉變

財聯社8月19日訊(編輯 劉蕊)在過去十年的大部分時間裡,美股一直都是那些市值最大的大型公司主導並貢獻最大部分的漲幅。但現在,這一時代可能即將結束。

近日,美國銀行美股和量化策略主管薩維塔•薩勃拉曼尼亞(Savita Subramanian)在給客戶的報告中寫道:“歷史表明,目前市值權重股的主導地位可能還將繼續。但如果美聯儲的下一步行動是降息,如果‘主導指標’轉向復甦階段,我們認爲,大公司的主導格局可能接近尾聲。”

美股即將進入下一階段?

美國銀行的“主導指標”將市場週期分爲四個部分:復甦、中期、後期和低迷期。該指標考慮了多種因素,如企業盈利修正、通脹數據和經濟增長預測。

目前,該指標表明,美股市場正在從低迷階段(這對盈利能力最強、市場地位最強的大型股來說是有利的)轉向復甦階段——這意味着市場格局即將發生重大變化。

薩勃拉曼尼亞團隊的研究發現,自2015年以來,標普500指數中最大的50只股票的表現比基準指數高出73個百分點。美銀指出,上一次標普500指數50只最大成份股表現如此出色的情況出現在上世紀90年代末,當時正是互聯網泡沫破裂的時候。

然而,在2000年初互聯網泡沫破裂之後,美股市場經歷了巨大改變,市場主導者從大市值增長型股票轉換到了價值股和小盤股。

薩勃拉曼尼亞認爲,類似的潮流轉變現在可能會出現在市場上。

薩勃拉曼尼亞寫道:“(美聯儲)放寬政策的同時,大型股的表現將會落後,隨着通脹上升,標普500指數的表現將逐步超過長期增長股票。”

市場格局將發生重大改變

薩勃拉曼尼亞的呼籲將標誌着美股市場格局的巨大轉變。

自2022年10月本輪牛市開始以來,隨着人工智能熱潮的到來,大型科技股一直是美股的明顯贏家。在2023年和2024年的大部分時間裡,以“七巨頭”爲代表的大型科技股一直在主導美股漲勢。在今年4月份美股短期觸底以來,情況也是如此。

上週,DataTrek Research聯合創始人拉貝(Jessica Rabe)在客戶報告中強調,標普500指數中,市值排名前20的股票自底部以來已經平均上漲了40.6%,遠高於同期基準指數27.9%的漲幅。而目前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英偉達更是表現強勁:自4月9日以來,英偉達的股價幾乎翻了一番。

拉貝寫道,這意味着前20只股票主導拉高了指數,而其他480只股票相對而言一直是指數的“淨拖累”。

但是,最近有一些跡象表明,市場格局似乎已經開始悄然變化。自2021年以來,代表美股小盤股的羅素2000指數就沒有再創新高。但今年8月,該指數上漲了約6%,超過了標普500指數同期約3.5%的漲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