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降息+泡沫 巨型股領漲時代即將結束
美銀美股與量化策略部門主管Savita Subramanian出具報告指出,歷史會顯示由重磅股主導的行情後市可期,但如果聯準會下一步是降息,且如果我們的「市場狀況指標」(Regime indicator)轉向復甦(Recovery)階段,那麼我們會認爲這波行情可能即將告終。
此外,Subramanian的團隊發現,自2015年以來,標普500指數市值前50大股票的表現比該指數高出73個百分點,上次出現類似情況是在1990年代末,隨之而來的是網路泡沫破滅。此後,在2000年初,市場出現了由巨型成長股領軍轉向價值股和小型股跑出的巨大轉變。Subramanian認爲現在市場可能也正在上演着類似的趨勢變化。
美銀基於企業獲利修正、通膨數據與經濟成長預測等多項因素的「市場狀況指標」將市場週期分爲4個階段:復甦、中期(Mid Cycle)、後期(Late Cycle)和下行(Downturn)。其研究顯示,目前市場正在從下行階段—有利於具強大獲利能力與市場優勢的巨型股,轉向復甦階段。
Subramanian在報告中指出,聯準會降息通常伴隨的是巨型股表現落後,而非領先;而通膨升高可能有利於標普500指數漲勢從防禦型和長期成長類股擴散出去。
自2022年10月AI引爆牛市行情以來,大型科技股一直是美股的最大贏家,在2023與2024年間,主要都是由一小羣科技股、即所謂的「科技七雄」(Magnificent Seven)帶動大盤走高。在4月川普關稅導致美股觸底以來,也大致都是七巨頭帶領美股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