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啓航與定錨》南島文化論壇登場 聚焦語言、航海與環境
拉勞蘭部落青年利錦鴻16日參與2025南島文化國際論壇。(蔡旻妤攝)
《啓航與定錨 2025南島文化國際論壇》今(16)日起在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登場,從語言、航海、藝術到環境議題,邀請臺灣、日本、法國及太平洋島國等國內外學者與部落實踐者,共同探索南島文化的未來。
臺東縣政府文化處今年再度攜手國立臺東大學南島文化中心與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舉辦論壇,延續去年「聚合.開放」的精神,以「啓航與定錨」爲題,象徵南島族羣從島嶼啓程、連結世界。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長蔡政良16日參與2025南島文化國際論壇。(蔡旻妤攝)
臺東縣政府文化處長李吉崇16日參與2025南島文化國際論壇。(蔡旻妤攝)
杵音文化藝術團長高淑娟16日參與2025南島文化國際論壇。(蔡旻妤攝)
2025南島文化國際論壇16日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開幕。(蔡旻妤攝)
太麻里鄉香蘭村青年利錦鴻表示,透過論壇,不僅可以凝聚部落內部力量,更能與太平洋島國連結,「我們除了內聚之外,要如何向外去拓展,怎麼去跟其它的太平洋島國連結,把共同的歷史跟環境處境,轉化成未來生存的藍圖」
杵音文化藝術團團長高淑娟指出,論壇正是南島文化重新被看見的契機,「我們不要小看臺灣,我們的眼光看太平洋,其實是看見自己生活的深度,當我們知道自己的深度,就能看得更遠」她說,每個專業都能提供更多的養分,這樣的活動需要多多舉辦。
史前文化博物館館長蔡政良提到,航海文化是南島文化的根,也是未來的重要願景,「我們臺灣有自己的船和自己的船員,能夠真正走上古航路,到達密克羅尼西亞、美拉尼西亞、玻里尼西亞,這需要冒險與勇氣的探索能力」
爲期3天的論壇規畫2場專題演講與4場主題論壇,開幕專題演講由法國語言學者齊莉莎博士分享在臺灣從事南島語研究的歷程;17日邀請日本櫻美林大學教授中生勝美,透過探討鹿野忠雄的歷史影像,引領觀衆認識蘭嶼的過去與未來;最後以「世界咖啡願景館」作結,邀請部落長者與青年對話,透過故事與經驗交流,延續南島文化的對話與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