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汰舊換新 傳明年補助拉高

熱門話題

對美汽車關稅未定,經濟部24日表示,爲減輕國產車衝擊,正在收集汽車公會、車廠意見,針對明年1月初到期的汽車汰舊換新貨物稅減徵補助5萬,朝「減徵延長」、「定額拉高」兩方向評估,但前提要關稅敲定、稅式支出報告出爐後,才能綜合決定。會趕今年送進立法院,明年接軌。

但面對汰舊換新可能加碼,車廠「不知道該高興還是難過」,喜的是政府願意出手,理應增加購車意願,但這政策來得不是時候,選在美臺經貿談判之際,關稅跟貨物稅還不知道會不會調降前,若真的明年要加碼,今年可能更沒有人想買車,下半年「躺平了」。

依照財政部規定,車主只要報廢10年以上老車換購新車,汽車每輛可減徵5萬元、機車可減徵4000元的貨物稅,等於汰舊換新補助,但期限僅到2026年1月7日爲止。

由於關稅可能對美製車調降,車輛工業同業公會等都希望政府能優先調降現行25%至30%的貨物稅,民衆更期望降到0。經濟部次長何晉滄表示,還是要等關稅確定,再來談貨物稅檢討減讓多少。

經濟部金機組簡任技正童建強表示,業者希望政府協助部分,除貨物稅調整,就是國產車進口零件調降,因爲國內產製零件,像是引擎、變速箱如從日本、東南亞進口,關稅稅率都很高,業者希望可以降低關稅來提升國產車競爭力。

關稅議題重挫車市買氣,讓臺灣車市「荒廢」了一季,第2季呈現空轉,2025年上半年新車掛牌19萬8967臺,不僅失守20萬大關,更較去年同期大減14.4%。原本外界預期若美臺關稅談妥,還有汰舊換新最後一年激勵,有機會出現報復性購車潮,如今又有變數。

車廠主管坦言,貨物稅類似奢侈稅,過往業界都有廢除的聲音,若能一步到位,對降低民衆購車成本有絕對助益,但政府不想放掉貨物稅這肥肉,選擇以「擠牙膏」方式因應,討價還價的過程中,卻也增添更多不確定性,對買氣勢必造成衝擊,這恐是驚嚇而非驚喜。

車廠主管表示,今年車市不好,很大因素是關稅議題,若關稅談妥,上半年被壓制的購車潮就可能噴出,但政府此刻放出「明年汰舊換新可能省更多」消息,會讓今年想買車的民衆打退堂鼓,僅求能儘速敲定要加多少,或許車廠可透過自行補貼,降低政策衝擊。